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空巢老人”期待更多的心理慰籍
        正文浏览次数:199
  2014/12/13 8:48:5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所谓“空巢老人”,是指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年人和无子女的老年人。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全国3.4亿个家庭户中,至少有2340多万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口的流动和迁移的加速,许多年轻人外出工作、经商、打工等原因,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不少“空巢家庭”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些老人普遍存在生活困难、生活无人照顾、生命时常受到威胁等问题。单身老人病死在床上,待人们发现时已成一堆白骨的事例,近年来屡见不鲜。给“空巢老人”安装“电子眼”,无疑对“空巢老人”的安全问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但我们也看到,与病痛等肉体上的伤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孤单寂寞对“空巢老人”来说则是更巨大的伤害。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各城市一直以来在探索的。在杭州,处于试验期的电子眼浮出水面。试验对象是两位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老人家中,各安装了一个叫华数眼(“电子眼”)的视频监控系统,社区安排助人员随时“网上巡防”老人的情况。试验可行了,会全面推广。11月26日《青年时报》   由于身边无亲少友,这些老人往往会有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危机。近年来,有关媒体报道“空巢老人”孤独抑郁自杀的事件也明显增多。 尽管儿子在物质方面对老人很好,但今年初, 因保姆要回家,自己害怕一个人过年,北京一位80岁的“空巢老人”还是从4层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1月6日《北京晨报》) 

     不能在老人身边陪伴老人,尽可能的给予老人更多的物质补偿,这可能是现在我们许多子女孝敬父母的主要方式。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老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赡养。据调查,绝大部分的老人表示自己对物质的要求并不高,最希望的就是儿女能常来看看,聊聊天。一位“空巢老人”说:“其实我最想见到的不是孩子寄来的汇款单,而是他那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只有当拉着孩子的手、摸着孩子的脸、切实地感觉到他自然的呼吸的时候,我们才感到踏实。”心理专家也说,老人都会孤僻,只有儿女的陪伴和关心,才能温暖老人孤寂的心。 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了解老人真的需要什么,难得回家看看,陪老人拉拉家常,说说自己的事,听听老人想说的话,而让老人独守空宅,忍受孤寂的煎熬。1998年春节晚会上,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至今还被人们传唱,挖掘其根源,其折射出的是社会需求。在这个空巢家庭日益增多的社会里,“常回家看看”正是老人们发出的最强烈的呼唤。做人之子女,不仅要给老人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充裕,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让老人拥有丰足的精神世界。 对于这些“空巢老人”,固然也需要社会构建“老人关怀”体系,“空巢老人”也要学会“自我关照”,但关键还要儿女应尽主要责任。“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尤其对“空巢家庭”的老人来说,浓浓的亲情是他们晚年生活最好的“快乐良方”。乌鸦尚知返哺,我们这些曾经承惠父母养育之恩的儿女们,怎能忍心让老人因为孤独更显衰老?有老人的子女们在繁忙工作之余,多抽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吧。现在又快到年底岁末了,我们做子女的,是不是该计划着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回家陪老人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呢……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石家庄89岁退休教师卖报纸帮子女 小学生帮忙一起卖
  • 2015/10/10 10:06:30
  • 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一半
  • 2015/5/20 17:06:08
  • 发挥村老年协会作用服务农村“空巢老人”
  • 2015/4/20 10:57:58
  • 提硬件升软件强素质优服务 唐山市路北街道居家养老织就老人金色晚年
  • 2015/3/25 10:51:44
  • 福建空巢老人今年或超130万 养老服务待加强
  • 2015/2/4 16:42:5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