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郊区买房——如果说年轻人是比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话,那么越来越多的50岁甚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放弃了几乎厮守一生的城里生活,而选择在郊区养老,又是因为什么呢?
本文记者采访了在最近4年之内,从市区地带搬到郊外购房生活的3户老龄化家庭,和您一同来看看他们欢乐和郁闷并存,享受和烦恼同在的郊外夕阳生活。
鸟语花香 心情舒畅
讲述人:张振营(55岁)白文然(53岁)夫妇,家住北辰区翡翠城 我们是在2003年打算买房的,那会儿我们住在河东区,出门就是市场,小区周围都是公交线,现在想想真是方便,不过那会儿也没觉得,反而嫌乱,嫌闹。
其实一开始也没想过买到郊区来,毕竟咱是在市区住了大半辈子的人,已经习惯热热闹闹了,只不过是想搬到红桥区来,孩子的爷爷奶奶住在丁字沽一号路,年纪很大了,少不了人照顾,我们搬得近点去老人家会比较方便。
后来我们两口子就开始看房子了,那会儿红桥区的楼盘还很有限,挑来挑去也没有中意的,不是对小区环境不满意,就是房型或者朝向不理想,一度我们甚至都不想换房子了,我们两口子也都是50多岁的人了,这辈子也就再折腾这么一回,如果找不到个好房子,还不如省省力气,就在老房子里凑合住,还落个人熟地熟呢。
后来在广告上发现了这个楼盘,我们两口子来考察了一下,当时小区才刚开始动工,什么都看不出来,我们只能听销售人员讲解,看他们的规划方案,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他们提出的“风景庭院”概念很打动我们。
以前我们家是五楼,想种点花花草草根本不可能,最多就是在阳台上摆弄几个花盆,地方太小,种的东西也长不开,一点也不好看。一直奢望着能自己有个小院,院里院外全都种上漂漂亮亮的植物,夏天的晚上大人孩子聚在一块儿,往院里一坐,头上就是葡萄架子,身边就是爬山虎、紫藤什么的,晚风一吹,花香一飘,你说得有多美?
再一细打听,买这个小区一楼的房子还真送个小院,我一下子就动心了,后来大伙都劝我要冷静,毕竟离市区太远了,打车到劝业场得个二三十块钱了,而且还说也不能光为个小院就扔出去好几十万置业啊,怎么也得看看房子质量、结构啊!
真是该着就得买这儿的房子,样板间一出来,我们一家子都看傻了,真漂亮啊!2003年那会儿,错层房子很少,这里就是,而且整套房子都是精装修,领了钥匙就能入住,连卫生间的电热水器、整体浴房和厨房的抽油烟机、消毒柜都是装好的,多省事啊,太适合我们这种老龄化的家庭了,我们老两口就一个孩子,还在北京工作,你说我们谁有精力盯装修啊?
再说交通问题,的确是个大事,可地铁一号线通到家门口啊,冬暖夏凉还不堵车,上劝业场十几分钟就到!小区周围还有好几趟公交车,要说远的确是远,可方便啊,而且儿子从北京回家也比原来快了,下了高速开车没多远就到家了,呵呵,太美了!
更重要的是,别看这是北辰,可小区位置紧挨着红桥,超市、医院周围全有,上老人家去骑车都没多远,越想越满意,还比市里房价低,我们这套精装修96平方米带小院的,总共才花30万多一点,我觉着划算。
你看看我这院里,多热闹!石榴、紫藤、葡萄、莲花,我喜欢的全都给种上了,这头还种着辣子、大葱、丝瓜,这里空气好、阳光好,这些东西长得都特别旺盛,你看看都快丰收了,闲下来的时候看看自己劳动的成果,心情真是舒畅。
我们两口子的田园生活,好多人都羡慕了,去年孩子的老伯老婶一家子也买到这头来了,就在和我们相邻的宝翠花都,他们可是从华苑搬过来的呢!说是也要享受享受闹中取静的日子,现在我们两家想串门,溜达着就过去了,想去老人家也都结伴而行了,爽啊!
权衡利弊 量力而行
讲述人:李伯安(62岁)郝秀容(60岁)夫妇,家住西青区燕宇小区 不行,必须得实践!
就像我们,在市里位置住了一辈子,嫌闹,光想着可得趁拆迁机会改善居住环境,一下子就搬西青这头来了,平心说话,噪音真是少了,能睡到自然醒,也很少能听到汽车喇叭乱叫的声音,可买东西、逛商场也不方便了,还是考虑不周。
我们家原来在河北区,2004年拆迁后在闺女家住了大半年,就是想安下心来好好选套房子,我们老两口心脏都不好,老房子处于闹市区,门口还就是个早市,每天天不亮就有车来车往、装货卸货的声音,动静特别大,弄得我们手边得常备速效救心丸。
所以这回搬家我几乎就一个要求——必须安静。
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走了不少楼盘,市区的确也有环境好的,可咱手里的钱又有限,那会儿房价已经涨上来了,我们老两口子不能豁了血本光为房子啊,还得多少留点钱养老呢,你说是不是?
这套房子是一个老同事给介绍的,90多平方米,一楼,全明结构,36万的价位也在我们承受范围内,虽说是套二手房,可房龄不长,而且装修也挺好,重要的是以前房主两口子都在北京工作,这边就没怎么住过,很新。
房主两口子特别通情达理,知道我们怕吵,先把钥匙给了我们,让我们试着住两天,我们一试,呵,真好,一点噪音都没有,死静死静的,而且地处市郊,空气也好,我们老两口子喘气都觉得舒坦,满意!
二话不说,交钱过户,买下了这套房子。
住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这里还是有弊端啊,别的不说,买菜就成问题,附近没有成规模的菜市场,最近的也在曹庄子批发市场,我骑车得二三十分钟,哪受得了啊!只能将就了,凑合买小区门口那几家摆摊的吧,价格贵不说,品种也不齐全,甭想像过去那样想吃嘛买嘛了,现在我们家都不敢摆家宴请客了,亲戚朋友上我们家来,我都告诉人家,自带原料过来,我这只能加工,呵呵!
老伴爱逛街,在老房子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去超市转,门口也有好多趟公交车,保不齐什么时候高兴,就坐车奔百货大楼、劝业场了,有个二三十分钟就到了,现在可好,省省吧!公交车有限,想去市中心,差不多一小时,还别堵车。
不过现在好多了,不少超市都在我们小区门口开了免费购物专线车,方便多了,我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这不听说地铁也快修到我们这儿了,以后出行就快了。现在好多朋友想买城郊的房子,都咨询我们,我就告诉他们八个字:权衡利弊,量力而行。
你想啊,哪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事?知足常乐吧。
农村情结 今朝圆梦
讲述人:赵树起(60岁)李吟(58岁)夫妇,家住津南区海天馨苑 新乡下人?呵呵,没错没错,我们就是新乡下人。
我觉得当当乡下人没什么不好的,空气好,环境好,房子又好,价位还低,何乐而不为呢?
必须得承认,我们两口子都有农村情结,我们都是老三届的知青,我在农村呆了12年,老婆呆了9年,我们前年买房子时还差点选择蓟县的农家院呢,亲戚朋友都不同意,闺女也不高兴,嫌太远了,市里没家了,往来不方便。
后来就想出了这么个折中的方案,买城郊的吧,上市区不算太远,还能享受到农村那种田园生活,多好!
我们家以前就在河西,现在这套房子虽说是在津南,可和河西接壤,地铁还通到家门口,哪都挺满意的。其实我们动手还是晚了,没买着一楼的房子,没有小院能让我们发挥了,种不了花花草草了,怪遗憾的,好在二楼也不算太高,爬层楼就当锻炼身体了。
好在小区环境好,花多草多,我们闺女说“每天早晨都是被小鸟叫醒的”,你听听,这话听着就让人觉着舒坦啊,多适合人居住的环境啊。
家里没有入学入托的孩子,所以也就不考虑教育环境的问题,但医疗我们真是有点忽视了,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我侄子一家子住在我这儿,可能是白天冷食吃多了,半夜里侄子三岁的女儿闹肠炎,上吐下泻,小脸都哭紫了,我想赶紧送医院吧,这才意识到小区周围没有大医院啊,孩子太小也不敢去小门诊部,结果是我跑到大马路上拦了辆车,多花了一倍的价钱,把孩子送到了儿童医院挂急诊。
看来住在城郊真是得有车才好,否则有点什么急事抓瞎啊!
总体讲,我对现在的居住情况是很满意的,也推荐了好多准备改善居住环境的亲朋好友关注一下城郊的房子,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享受市区超级便捷的同时,就必须要适应一下吵和闹;在享受城郊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要更多忍受一下配套设施方面的不足。 (任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