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日前结束的市政协第43次主席会上获悉,市政协关于提高本市国有企业“两低一困”职工收入水平的建议案(草案)已经初步审议,准备提交市政协第34次常委会通过。这份“建议案”建议,实施政策倾斜,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金额逐年增加,以解决企业退休人员看病门诊、住院“双门槛”问题。
建议一:适当提高养老金增加额度
取消现行的“封顶线”
“建议案”认为,本市部分企业退休较早的老职工由于基础工资低,退休金也低,而且医疗负担重,因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尤为严重。建议以“企业基本养老金的增长水平与全市职工工资的增长水平相适应”为基本原则,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薪制度,与公共养老金、个人储蓄性养老金一起构成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在普遍提高养老金水平的基础上,对1997年前企业退休人员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逐年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同时,继续加大政策倾斜,适当提高养老金增加额度,取消现行“经过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最高不能超过当年的全市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这个“封顶线”的限制,使基本养老金能够真正体现其在职时对企业的历史贡献。
建议二: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门诊、住院合并的优惠政策
“建议案”提出,要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金额逐年增加,解决看病就医“双门槛”问题。为此,“建议案”建议职能部门应确保执行企业退休人员按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医保个人账户金额的规定;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门诊、住院两个起付线合并为一个起付线的优惠政策;选择价格低廉、疗效好的药品扩充到可报销的医务人员药品目录范围中,以减少企业退休人员医药费用的支出。
建议三:对企业“高工”实行“专加”养老金办法
“建议案”建议,对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等特殊对象,实行“专加”养老金办法。根据国家“调整养老金要注意向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适当倾斜”的要求,对本市2005年以前企业已办理退休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政工师和高级技师等,实行“专加”养老金。“专加”标准可结合本市经济发展状况,参照一些省市的做法,对企业具有正高级职称人员、副高级职称人员、高级技师每月增加数百元不等的“专加”养老金,以提高部分企业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