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和百岁老母制作藏花人在花间乐
正文浏览次数:932
2014/12/11 0:12: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家住合作路268号大院的宋联老人今年整八十,虽然早就离休在家,但生活得十分充实。她有一个业余爱好,那就是用花草、瓜果皮制作藏花,在她的影响下,她103岁的老母亲也加入了制作藏花的队伍。
作品命名独特——藏花
说起制作藏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年轻时我就喜欢采花摘叶夹在书中保存,1947年在正定时采的一朵白玉簪花是我和老伴的爱情见证。”之所以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藏花,目的是收藏自己喜爱的花,将花草加工整理裱在纸上,挑选合适的原材料拼贴成山水、花鸟、人物的图画,再配上相得益彰的诗作,俨然一幅幅工艺品。她觉得自己的作品与标本的最大区别即是标本呆板不活,藏花构思加工配上书法诗词,就有了艺术价值。
由于工作繁忙,宋联老人离休后才有时间再次拾起这份闲情雅致。藏花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极讲究的过程,它考验人的审美鉴赏力,也考验人的文学水准。为题写诗词首先练习书法,还要自撰诗词。所以,宋联老人的藏花作品意境深远,她的作品需要细细品味。
来自德国的原材料
“别小瞧了这一朵朵花,有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小紫花,也有从京津、湖南、深圳等地采集的花草。”宋联老人制作藏花的原材料取材十分广泛,家中堆满了从各地收集的花花草草。家属院的花丛中可以找到牡丹、月季等,厨房里可以捡来黄瓜皮、茄子皮,家人吃瓜子时嗑的瓜子皮也是好东西。“你瞧这幅《冬梅》,捡来梧桐树脱落下的树皮制作成树干,然后把西瓜子皮拼成一朵朵梅花,涂成红色的瓜子皮当花瓣,栩栩如生、傲立于枝头的冬梅就完成了”。宋联收集的一部分银杏叶来自德国魏玛:“这是我儿子在德国访问时,德国朋友的母亲转送给我的。这不就是中德民间友谊的象征嘛,所以我利用这些银杏叶制作了象征团结和友谊的藏花作品。”
无论出差走到哪里,她都不忘收集原材料,孩子们和亲朋好友也都非常支持她的爱好。她的作品也经常送给亲朋好友。
作品题材广泛
宋联老人的藏花作品既涉及人物、花鸟等生活元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国庆节,她将绿绿的大树叶剪裁成中国地图,树叶的叶脉恰似长江、黄河;火红的玫瑰花层层压叠在一起,像是在风中飘扬的五星红旗,一首自撰的小诗表达了老人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鲜血染红旗,绿叶铺大地。炎黄诸子孙,得扬眉吐气。”
木棉树的树皮作成了林黛玉的背影,宋联老人为此赋诗一首:湘子葬花莲藏花,同是淑女惜爱花……
百岁老母亲学做“藏花”
宋联的老母亲王老奶奶今年103岁了,她在女儿的影响下,闲暇时也制作藏花,“把花草简单修饰一番,琢磨构思一会儿就能制作一幅作品。”王老奶奶虽已年过百岁,但是身体挺硬朗,思路也很清晰,只见老人拿起剪刀来左一下右一下,很快就完成了一幅作品,“我的作品简单些,不过重要的是锻炼动手能力,人老心不老,就是图个乐趣。”
“藏花解我孤寂,有益养生,增长知识,促进天伦之乐。”宋联老人用这句话总结了自己这些年制作藏花的收获。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