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慈善公益
捐款查询
基金会动态
基金会政策法规
困厄老人
批复文件
工作人员
捐款方式
热点新闻
国内外涉老新闻
省内老年新闻
涉老时政
老龄工作
老干部专栏
敬老月专栏
十九大报告专栏
时政要闻
会内动态
会内活动
活动集锦
视频新闻
省法学会老年法学研究会
法律咨询
案例选编
政策法律
社会广角
老年法律研究
老年生活
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老有所居
老年文艺风采
书画书法
老年掠影
曲艺风采
民间老艺人
养生堂
四季养生
健身饮食
常见疾病
心理健康
长寿百科
会内原创
原创歌曲
视频影像
《河北老年》
省老龄办专栏
关于我们
热点新闻
国内外涉老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
老龄工作
|
涉老时政
|
老干部专栏
|
敬老月专栏
|
十九大报告专栏
|
时政要闻
|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大爱无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的故事
正文
浏览次数:899
2014/12/11 0:11:5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8月29日电(记者 曲志红)林秀贞的家,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我们一到这里就发现,无论村里乡里的人,也无论男女老少,都叫她“贞姐”。而贞姐家里,除了她和丈夫、儿女等家人外,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对老人,贞姐家老少三代都叫他“常爷爷”。
“常爷爷”并不姓常,姓朱,大名朱书常。他有些智力障碍,很难说得出完整的句子,也不待见生人,尤其怕拿着照相机、摄像机的人,有时急了甚至追着打他们。
贞姐说,老人只有相当于3岁孩子的智力。不过凭着这仅有的一点智力,他却知道疼人。贞姐的儿子朱新宇说:“我小时候,常爷爷要有一块糖,不管多少孩子围着他要,他肯定只给我。”
话音未落,贞姐5岁的外孙子跑了进来,手里攥着几个又青又皱根本不能吃的毛桃。“哪捡的?”“常爷爷给的。”
智障人这份难得的亲情,是常爷爷和贞姐一家生活了26年的积聚。26年来,贞姐照料他的生活,照顾他的身体。甚至唯一一次与村里乡亲动气红脸,也是为了他。一次村里有家人办丧事,懵懂的常爷爷可能言行举止不当,人家生气打他。贞姐一得信疯了一样冲过去,大吼一声:“你再打,我和你拼命!”那气势,让打人的人吓了一跳,一下子立足不稳竟滚到旁边的坡下去了。
贞姐说,1981年开始赡养无亲无故的朱书常时,他才50岁,身子弱不禁风,好多人说他活不两三年了。“现在他76了,每天到处溜达,身子骨满硬朗,我看,再活上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像常爷爷这样的孤寡老人,贞姐先后赡养了6位。他们大都活到80多岁后才陆续故去。现在,只剩常爷爷在贞姐一家的照料下安享天伦了。提起这些事,村里好多人都说:跟了贞姐,那些老人算是享福了!
“亏得我赡养了这两位老人,不然我得后悔一辈子”
乡间有句俗话,有往家捡钱的,没往家捡爹的。
可贞姐30岁那年,就做了这么件让全村人瞠目的事。
那是1976年冬天,贞姐结婚3年,儿子刚刚2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她,竟主动向生产队提出,今后由她和丈夫朱金英负责照料村里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朱书贵和刘秀焕。
朱书贵和刘秀焕,一个78岁,一个76岁,体弱多病,生活困难。谁都知道,这事揽到身上就是个沉重的负担。当时的生产队长好心劝她:秀贞啊,你刚30岁,年轻人脑子一热容易办过头事,你再想想吧。贞姐却痛快地说:放心吧,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确实不是贞姐的一时冲动,她已经反复思量了很久。
朱书贵和刘秀焕的家,离贞姐家很近。老两口每天抬着个小小的三眼瓦罐到村外土井里淘水,一步三晃,没等到家好不容易淘来的水就只剩下一半了。没柴烧,老头背个草筐,老太太扛个竹筢,到沟旁河沿把别人搂过多遍的草丛再打一遍,收起一把草末末装进筐里当柴火。
这一切贞姐早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经常帮他们提水、干活,自己家但凡做点好吃的,她总要送一碗过去。她想,朱书贵是抗战时的老党员,曾经出生入死为抗日做工作,现在老了,不能再让他们受苦!
她和丈夫商量,以后咱们养活二老行不行?丈夫没说二话;她向父母讨教,父母更是支持:“贞呀,就该这么做,有困难爹娘帮你。”
有了主心骨的贞姐,接过了赡养两位老人的担子。她第一件事就是借钱买了600斤煤,给老人生上个煤火炉。当时,村里很少有人生煤炉子,贞姐自己家也从没生过。可她想,怎么着也不能让老人吃凉饭、睡冷屋。
两位老人过了第一个屋里有火炉的冬天。
来年一开春,贞姐就开始张罗给老人修房子。老人的三间坯房已经破得够呛,墙皮掉了,房山也塌了半截,房顶露着天。手里没钱的贞姐和丈夫到处去拾砖头,自己动手推土和泥修房子。此后老人在世的8年,他们夫妻每年雨季之前都把老人的房子修一遍。
老两口过去长期吃冷饭,都落下胃寒的老毛病,经常胃疼。贞姐设法托人走后门给老人买红糖,让老人冲红糖水喝。冬春季节,她赶集为老人买羊肉补身子。逢年过节,她和丈夫掂着猪肉、面粉到老两口家包饺子。老街坊们看在眼里都感叹说:“即使亲闺女,也不一定能这么周到啊!”
4年过去了,老两口身体越来越好,精神头也越来越旺。有一天,刘秀焕突然拉着贞姐的手,从窗台的砖底下拿出两个药瓶:“闺女,我把这个交给你吧。有了你,我用不着它了。”贞姐一看,竟然是安眠药。原来,要强的老两口曾约定:如果一个人不能自理时,由另一人伺候;俩人要都不能自理了,就每人吃一瓶安眠药,落个同年同月同日死,不想活受罪。
吓了一跳的贞姐,和老太太抱在一起哭了一场。贞姐到现在还一直说,亏得我赡养了这两位老人,不然我得后悔一辈子。
“就当我是您的亲闺女吧” 两位老人在贞姐的照料下踏踏实实过了7年多。1983年10月,86岁的朱书贵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老人卧床不起。84岁的刘秀焕见老伴病倒心里着急,没几天也倒下了。一间不过10来平方米的小屋里,一横一竖躺着两个病人,吃饭,喝水,喂药,这个要解大便,那个要解小便,贞姐忙得顾了东顾不了西。
为了把老人伺候好,秀贞干脆和丈夫抱着铺盖住到老人家的小屋里,日夜不离,衣不解带。
老太太要小便,贞姐赶紧帮老人欠起身子,放上便盆,可等一顿饭的功夫却没尿,待她刚撤了便盆,却又尿下来了,褥子湿了一大片。有一次,贞姐估摸朱书贵老人该大便了,几次问他,他总是摇头,秀贞闻着屋子里有臭味,就伸手去掀他的被子,老人紧紧抓住被角不让。贞姐说:“就当俺是你亲闺女,自家闺女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老人含着眼泪松开手,贞姐赶忙给老人清理大便,撤换被褥,擦洗身子。躺在炕上的刘秀焕不停地念叨:可苦了你了好闺女,你这样伺候俺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为了能让两位卧病的老人不受罪、少受罪,贞姐想尽了办法。当时正是寒冬,贞姐准备了四五十个又大又厚的褯子,不论尿湿多少次,总有干褯子撤换。那时没有自来水,井水也很缺,洗褯子特别费水,贞姐和丈夫每天都要到村外凿开坑塘的冰淘水用。阴天拆洗的褯子晒不干,他们就到地里挖来沙土,炒热后把褯子焐干。
两位老人统共在炕上躺了74天。这74天里贞姐白天黑夜没脱过棉衣棉裤,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有时打个盹,一激灵醒了赶紧摸摸老人被窝里湿不湿。一个冬天她瘦了十多斤。
这年阴历十一月十五和腊月二十八,朱书贵和刘秀焕相继去世。村里人都劝她,老人生前你尽孝心了,死后丧事就简办吧,毕竟和你没有血亲嘛。但贞姐却一点没凑合,她和丈夫领着孩子一起,按照农村的丧葬风俗,以儿女之礼为两位老人料理了丧事。贞姐说:“不管活着死了,我得让他们像有儿女一样。”
这年除夕,送走两位老人的贞姐,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欠下370元债务。当时贞姐在乡办企业上班,370元比她干一整年的全部收入还要多。(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2025/5/8 11:18:34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