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涉老时政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必须高度重
        正文浏览次数:928
  2014/12/10 23:24:2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 王珂 银燕)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就农村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专访。

  人口老龄化高峰将在农村地区提前出现

  “我国半数以上老年人口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快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将在农村地区提前出现,我们必须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感”。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表示。陈传书认为,我国城镇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重,未来20年,城市退休职工空出的岗位和新增就业岗位有近一半需要农村劳动力来补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城镇经济发展,但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陈传书介绍说,按照常住人口统计,截至到去年底, 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是1.939亿,占总人口的14.32%,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有1.12亿,占农村总人口的17%。据测算,到2016年,农村的老年人口就要超过20%,到2030年将达到33%,届时可能高于城镇11.7个百分点。如果应对不利,将对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目前,部分地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业兼职化、村庄空心化”现象也有发展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劳动力输出较多,将面临更大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任务,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应对人口老龄化要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本世纪上半叶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高峰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至于人口老龄化可怕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老年人。把老年人视为包袱,老龄化问题会让大家感到非常沉重;如果把老年人也看成拥有一定资源的人,逐步形成‘中年积累、老年消费’的机制,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能动作用,老年人口就不是负担,老龄化的影响也就会大大减小。问题在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年人的社会主体地位讨论养老问题,对老年人自身发展重视不够,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长,未来社会老年人占三分之一,老年群体由传统的家庭依附群体转变为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社会应当尊重老年人参与积极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发挥老年人的积极作用。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

  养老模式达到“90-7-3”较合适

  陈传书建议,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建设重点要放在农村,尤其向西部地区倾斜,来缓解西部农村地区将来更为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

  养老模式方面,陈传书认为尽量不让老年人脱离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最好的方式就是居家养老。家庭对于老年人来说不仅是一个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不少学者也做过一些研究,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比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好,特别是老年痴呆病的发病率更低。对于各种养老模式的比例,陈传书认为参照国际社会的情况,达到“90-7-3”的比例比较合适,即90%的人居家养老,7%的人在社区养老,3%的人在养老机构养老。 “据我了解,甘肃兰州城关区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虚拟养老院’。在这里,社会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了有效支持,不仅有利于老年人融入社会,而且节约了社会资源,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陈传书说,养老机构最好也不要什么东西都统一配备,不妨也多一些人性化、个性化,尽量给老年人营造一种家的氛围。喜欢的家具、生活用品,可以让老人自己带来。这样,才能为老人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让老人住得更舒心。

责任编辑:戈丽娜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