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首次“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有33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在家庭居住老年人口的6.4%。预计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人。
“作为世界上失能老人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面临的照护服务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失能老人的照料护理已成为非常急迫的问题,现在失能老人护理大部分还是靠家庭解决,而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记者近日在宁夏、山东、吉林、陕西等地采访发现,许多失能老人的护理压力主要压在家庭成员身上,不少“护理员”就是自己的老伴。除卧床的失能老人外,一些高龄空巢老人尽管没有卧床,但已没法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实际上已半失能,他们往往靠自己苦撑着和社区、邻居的帮助而生活。还有部分高龄老人,则承担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对生活没有一点希望,面临的是重重失落。
眼下,许多失能老人已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由于护理难度较大,他们想进养老机构却往往会遭到“婉言拒绝”。一些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照顾失能老人工作量大,特别是容易出现意外,大多数养老院不愿接收他们入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王广州研究员说,失能老人养护收费相对要高,这原本是不错的商机,然而养老机构普遍不愿接手这“烫手的山芋”,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危险性太大。失能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家属一闹事,赔偿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也许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且会对养老机构的声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入住率,养老机构得不偿失。
不少专家表示,应及早着手构建失能老人养老社会支持网络,确保失能老人老有所养。政府应建立失能老人特别是失能空巢老人重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养老机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一些基层街道办事处干部认为,关爱“空巢”老人,应当广泛动员包括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力量,上门帮助老人们排遣寂寞、干一些家务活儿。另外,政府应在社区建立适当规模的场所,组织老人活动,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家政等服务,也可以引进企业开展公益性老年人综合服务项目。最终,让90%的老人居家养老,6%的老人进养老院,4%的老人能得到特殊护理,这样的结构模式符合我国的国情。(据经济参考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