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达州市养老服务设施缺口大
        正文浏览次数:554
  2014/12/10 23:21:30    来源: 达州日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今年,达州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10万,居全省第三位,仅次于成都、南充。据测算,到2015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20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8%。面对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便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今年,市政协社法群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深入各县(市、区)对该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12月19日,从市政协获悉,明年或将此作为重要提案内容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
  有利条件:多项政策措施促养老服务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的意见》《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达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到2020年,将初步形成“9073”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实现社区照料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机构实现集中养老。
  据了解,目前全市有各类养老机构214个,床位26815张,入住老人25524人。全市427个社区中,已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9个,市级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示范社区14个,有托养床位132张。
  主要问题:供需矛盾投入不足是主因
  调研报告显示,由于缺乏专项规划,该市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仍较滞后,特别是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养老床位缺口大,平均每千名老人床位数只有25张,与全国、省、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的要求还有差距。同时,户外活动场所少、老年大学建设滞后。
  从经费投入来看,除向上争取资金外,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较少,社会资金投入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更少。在服务设施方面,部分现有养老设施不符合设计规范,如乡镇建设较早的敬老院,因历史原因设计要求不高,设施配套不够完善;民办养老机构大多是旧房或租房改建,硬件配套设施达不到要求。再加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小,与省市规定标准均有较大差距,且多数社区缺乏生活、保健、娱乐等养老服务设施。
  此外,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不高,床位仅占总量的4.1%,全市除通川、大竹、渠县现有7家民办养老机构外,其余4个县(市、区)为空白,主城区民办养老机构仅有1家。
  对策建议:抓好规划加大投入是根本
  据介绍,由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涉及住建、国土、发改、财政、卫生等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重点建设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增加养老床位总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床位100张以上的保障型、示范型养老机构。同时,加强社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城镇新建、改建居民小区时,严格按照规划和四川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标准四大类18项指标要求,建设好养老服务设施。在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中,同步建设好养老服务设施和老年活动场所。
  此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除加大公共财政、福彩公益金投入外,还要鼓励民间投资主体新建、改建、扩建养老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两新”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捐建养老服务设施。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建设用地、资金补助、购买服务等方面完善优惠政策,增大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