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龙口市南巷村让“六好老人”成孝德建设主力军
        正文浏览次数:349
  2014/12/10 23:21:24    来源:周乃山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11月25日下午,龙口市南巷村老年人活动中心喜气洋洋、温情涌动。2013年度南巷村老龄委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举行,全村187位老人参加活动,共同回顾盘点自己一年来的收获与喜悦。

  会上的重头戏就是隆重表彰2013年度“六好老人”。所谓“六好老人”就是在大家眼里,思想素质好、道德品质好、言谈举止好、生活方式好、邻里关系好、社会公德好的老人。评上的“六好老人”,村里统一戴红花、给奖励。

  南巷村党支部书记于春娜介绍说,这已经是南巷村第五届“六好老人”评选活动了。以评选“六好老人”为切入点开展孝德教育,是南巷村与众不同之处。他们评选的一项依据就是对老人们日常参与文化学习、村内事务、娱乐活动情况进行的严格量化评分。听到村老龄委主任在会上逐个公布每个老人的得分和扣分情况,会场上不时爆发出热烈掌声。77岁的徐美兰老人说,自从来到这,感觉每天都活得带劲,心情舒畅,人也变得年轻了。“以前只听说小孩们评‘三好学生’,现在老了还当上了‘六好老人’。”看着胸前的大红花,她笑得合不拢嘴,“回头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儿孙们!”

  据介绍,1996年,南巷村就成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从那时起,他们就探索起老年人的事业。在他们的档案馆,摆放着一排一排整齐分类的影像、图片、文字资料,详细的记录了南巷村如何一步一步规划建设老年人事业的历程。如何让老年人都能实现“五个老有”?该村制订三个工作目标:1.搭建平台,让老年人有活动的场所;2.加强文化建设,让孝德文化发扬光大;3.制订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措施顺利执行。于是就有了对每位老人的“量化评分”制度。于书记解释说,他们对每个老人都采用计分方式,甚至制订了奖罚措施,除了保证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调动老人的积极性。现在,他们每次举办活动,老人们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老年事业蒸蒸日上,从刚开始单纯的文艺表演到现在的书法、摄影,从模仿照搬,到自编自导,老人们充分发挥特长,表现个性,真正作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

  搭建老人文化活动平台也是他们的重要举措。他们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集学习、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业余文化活动中心,以这两个活动中心为平台,每天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让老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村里经常为老人开展了老年人书画摄影、健康知识展、老年人游艺等活动,并且将活动开展制度化,每月初九、二十三定期为村民开课,讲授法律法规、历史典故、时政要闻和健康养生等文化知识,老人们都在这里学习充电,提升自己。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