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老龄工作
北京拟在街道设老人精神慰藉“驿站”
        正文浏览次数:250
  2014/12/10 23:18:00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昨日,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实施首日,如何落实“子女常回家看看父母”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焦点。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主管老龄工作的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为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在起草修订的《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有望将保障“常回家看望父母”的社会支撑和社会监督政策,作为细化、落实上位法的一个选项。   地方需建更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除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的条款备受关注,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李红兵认为,在现实社会,要让大多数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很大的中青年人,做到“常回家看看父母”,需要在地方搭建更完善的社会支撑和社会监督体系。   “例如,能否推出带薪的探亲假期,能否在买房时形成家庭养老支持?”李红兵介绍,新加坡为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专门出台政策,对那些购买、租赁与父母同一小区或同一单元房子的子女,会有价格上的优惠,政府会专门提供一笔补助。   过半数老人未与子女同住   据市民政局估计,在京约245万户籍老人中,超50%的老人没与子女同住。   目前,市民政局计划与卫生局、残联等部门联手,建一个覆盖全市老人的精神关怀体系,在街道(乡镇)设立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驿站”,与老龄协会相结合,辐射社区和村。“以前,子女的不孝和冷漠,老人多数憋在心里。今后,老人把子女的行为说出来,社区居委会、社会工作服务站,就会依法去督促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赡养人所在单位应督促其履行。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