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疾控中心召开的河北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识媒体沟通会上获悉,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18周岁及以上人群均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适用人群
专家介绍,对于18周岁以下人群,目前已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尚未获得用于该人群的临床试验数据,暂不推荐18岁以下人群接种。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我国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但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
据介绍,河北省使用的是两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剂次为2剂,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
对公众普遍关注的疫苗安全问题,专家介绍,临床试验和紧急使用阶段及前期重点人群较大规模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性良好。同时,与其他任何疫苗一样,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一般反应,如接种部位酸胀、红肿、疼痛、瘙痒等;极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不需处理,2至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如果症状较重或无法自行评判严重程度,应及时就医处理。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需要注意的问题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接种前,要了解接种的相关知识,接种点的接种流程,确定是否需要提前预约,准备好身份证,接种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出门时戴好口罩。
接种时,要提供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并根据当地防控要求,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健康情况,由接种人员帮助判断是否可以接种;要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并签字,按照要求进行接种,并确认第二针接种时间。切记全程戴好口罩,按接种点标识有序排队,保持好社交距离。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一般来说,接种疫苗后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
动态信息
南宫市18周岁以上人群 新冠疫苗接种率达86%
本报邢台电(燕都融媒体记者卢玉辉 通讯员李奉军)新冠疫情暴发后,邢台市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实施重点区域新冠疫苗接种。南宫市快速行动,周密部署疫苗接种工作。截至目前,南宫市累计接种疫苗57.5742万剂,18周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到86%。
南宫市在国家卫健委和省、市的指导帮助下,1月10日连夜部署,完善宣传发动、规范培训、整合资源等一系列方案,开展了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的“双线作战”。1月12日前首先完成重点人群和城区疫苗接种4万余剂,2月20日常住人口第一针覆盖达到30.6万人。
邢台市将各县市区首批集采的11万支疫苗全部调拨南宫,保障第一针接种工作迅速启动,南宫市财政紧急投入资金8100万元,多渠道累计采购疫苗57万多支,为应接尽接提供了苗源保障。邢台市利用全市医疗机构组建的1700多名核酸检测医护人员,集中紧急培训300多名疫苗接种医护人员,与南宫市具有接种资质的58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接种队伍。
南宫市按照安全、便捷、应接尽接的原则,采取“定点接种+上门接种、集中接种+续种补种、重点人群+一般人群、临时接种点+社区服务中心”的接种方式,梯次推进全人群疫苗接种工作。
截至目前,南宫市累计接种疫苗57.5742万剂,累计接种31万人,其中26.6万人已完成两剂次接种,18周岁以上人群接种率达到86%。
权威解答
疫苗的保护期究竟有多长?
推进疫苗接种是当前各地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什么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疫苗的保护期究竟有多长?18岁以下人群何时能接种?双针与单针疫苗应该怎么选?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冯子健。
目前中国已上市的新冠疫苗有几种?
冯子健:目前供大家使用的疫苗有三种。其中两种是附条件上市的疫苗,还有一种是获批紧急使用的疫苗。附条件上市的那两种疫苗中,一种是灭活疫苗,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紧急使用的疫苗是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
这三种疫苗在接种针次上是不一样的。目前的灭活疫苗都是接种两针,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针,而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则需接种三针。针数是这三种疫苗的区别,但它们的效果是相似的。
接种新冠疫苗,应该选择哪一种?
冯子健:那些急需接种的人,特别是要到高感染风险地区工作的人,也包括需要尽快到疾病正在流行的国家去的人,他们需要尽快获得免疫保护。因此,他们最好选择接种针次少的,比如说一针就可以完成接种的疫苗。因为在接种之后,接种者大概是在15天之后可以产生免疫保护,接种针次少更方便。除此之外,选择何种疫苗差别并不大,任何一种在接种点提供的疫苗都可以接种。
目前疫苗的保护期究竟有多长?
冯子健:目前,我们在疫苗保护期、持久性这方面的数据都不够充分,这是因为从疫苗实验到上市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能够供我们观察的时间并不长。
从现在的数据来看,我国上市疫苗的保护时间至少可以有半年。是否还会更长?这需要进一步观察。
打了新冠疫苗就不会被感染吗?
冯子健:包括生活中常见的那些疫苗,可以说所有疫苗的保护效率都不会达到100%。
国家批准上市的灭活疫苗,它的保护效果大概在80%上下。从群体层面来理解,这就意味着它可以保护接种者里80%的人免于发病。从个体的角度看,这种疫苗可以让我们在暴露于新冠病毒时,降低至少80%的发病风险。
国外发生的病毒变异对我们疫苗的有效性有影响吗?
冯子健:目前,有三种变异病毒在全世界流行越来越广。现在,关于疫苗对这三种变异病毒的有效性研究正在有序开展。
目前看来,对于其中某些变异病毒,现有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受到一定影响,有所降低,但仍然具有保护作用。
为什么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冯子健:尽快接种疫苗、实现人群的广泛覆盖,这是我们国家调整或者解除当前非常严格严厉的防控措施的一个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在国民接种率非常高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疏解当前实施的严防死守的防疫措施。
如果没有广泛地形成高水平的群体免疫,这些严格的防疫措施还要长期持续地坚持,这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18周岁以下人群何时能接种新冠疫苗?
冯子健:目前,针对18周岁以下儿童新冠疫苗的保护性和安全性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有的已经完成了二期临床的研究。针对这些已经获得的临床研究数据,我们将会做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估,同时也要经过国家药监部门的审查评估,再决定是否把疫苗接种的范围扩大到18周岁以下的儿童。 (据新华社)
温馨提醒
60岁及以上老人 接种疫苗注意事项
需注意基础性疾病,基础性疾病控制很好的人,可以接种;如果处于基础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则应考虑延缓接种
据新华社电 国家卫健委官网近日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问答》,明确现阶段,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将60岁及以上老人纳入接种范围。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效果如何?需要注意什么?专家表示,建议接种,但需注意基础性疾病。
国家卫健委表示,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提醒,老年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较大,但又是预防新冠肺炎需要保护的重点人群,因此在接种疫苗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对于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如果其基础性疾病通过常规治疗已经得到很好控制,则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基础性疾病正处于急性发作期,则应根据医生建议,考虑延缓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妊娠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