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聚焦审议
养老服务,短板咋补?
——聚焦省人大常委会加快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正文浏览次数:387
  2020/11/30 11:22:19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河北是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19年末,我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18.3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

  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之困如何破题?11月26日,会议审议了《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深入剖析问题症结,为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支招。

  焦点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趋同

  ——推动养老机构进社区、进家庭,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

  在家门口安享晚年是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目前,我省约96%老年人选择居家和社区养老。

  小社区承载着大民生。我省连续3年将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列入20项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各类城镇日间照料设施2815个。

  然而,调研发现,养老服务内容趋同已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短板。报告显示,目前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简单家政服务较多,高效、便捷的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老年人急需的上门看病、康复护理等服务严重短缺,正逐渐成为健康老龄化的短板和弱项。

  对此,报告建议,要聚焦老年人刚性需求,集成日托、全托、助餐、康养、旅居等功能,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不断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

  同时,还要推动养老机构“打开围墙”进社区、进家庭,大力发展集中运营管理的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养老服务社会设施,连通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衔接的“断点”。

  焦点二: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较为滞后

  ——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满足农村失能老年人刚需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化挑战更为严峻。报告显示,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且空巢老年人占比高,全省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总数的47%。

  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我省不断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超过3.1万个,服务覆盖70%的行政村。同时,进一步提高养老支付能力,2019年,发放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1.2亿元,惠及10万余名老年人。

  然而,调研发现,农村养老仍存在养老服务设施不足、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

  在养老服务设施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村共建有养老机构697家,其中担负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保障任务的敬老院416家,实际面向农村一般老年人的养老机构仅有281家,占机构总数的18.6%,与庞大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同时,由于照护服务消费能力和家庭照护力量都比较薄弱,加上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水平相对较差,困难老年群体的照护服务问题较为突出。一项对农村老年人经济压力来源的调查显示,近六成老人选择“自己(和老伴)看病”,占比最高。

  对此,报告建议,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应在提升农村养老设施保障能力和养老保障水平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强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困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建立多层次养老、医疗、救助政策体系。二是要增加农村老年人养老床位有效供给,加强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不断满足农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刚性养老需求。

  焦点三:养老护理员缺口数量较大

  ——提升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增强行业吸引力

  报告显示,我省重度失能老年人约有72万人,而全省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不足2万人。可见,养老护理员缺口数量较大。

  养老护理员地处养老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关系着养老服务质量。报告对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服务职业认同度低,职业上升通道不畅,工作强度大,报酬低,普遍在2000元至4000元,人员流动性较大,很难吸引优秀人才进入。

  这就导致了护理水平不高。目前,我省养老护理人员多数在45-55岁之间,大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务工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受专业培训时间短。

  而据报告预测,我省老年人口规模将快速扩大,到2035年老年人口将接近2300万人,失能老年人口达到269万人。

  一个迫在眉睫的难题——谁来提供养老服务?在现有条件下,如何才能够扩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让养老护理人员进得来、留得住、安下心?

  报告认为,解决人才短缺困境,还需补足两方面功课。一是提高专业化水平,支持开设养老相关专业,推行订单式培养,完善从业人员培训培养体系。二是提升社会地位和待遇保障,推进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和落实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制度,切实增强行业吸引力。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