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点4年后,以房养老保险走向全国市场。据报道,银保监会已经向保险公司下发相关文件,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简称“以房养老保险”)将从目前的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
作为一种补充的养老方式,以房养老保险意在拓宽老年人的养老选择,但上市以来,市场反响一直平平。截至今年6月底,有多家保险公司获得了试点资格,但只有幸福人寿开展了业务,共有98户家庭139位老人完成承保手续。
《北京青年报》:“以房养老”扩围前景值得期待,但不能止于扩围,而是还需要考虑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进一步提高以房养老保险的质量和效率,以吸引公众参与。比如,与时俱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以房养老”纳入法制轨道;坚持“房住不炒”,建立长效调控机制,给人以稳定的预期;办理手续简化,条款不能太专业,要让老人容易看得懂等等。这些都是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以房养老保险的质量和效率而需要做的工作。
《新快报》:“以房养老保险”若想顺利全面铺开,需要做多项工作。首先,有关部门应该有完善的政策规定并做好监管,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使其成为公共养老的有力补充。同时,提高受益面,试点“以房养老”向“以房养人”转变,房屋变现后,不仅可用于养老,还可以用于子女创业、孙辈就学等。特别是,逐步扩大抵押房产的范围,将其他类型的不动产,如商业类的房产、共有产权住房、农村宅基地房产等列入抵押范围,以便解决更多老年人的收入问题。
《钱江晚报》:金融机构推出的“以房养老”保险为什么不受市场欢迎?首先还是一个回报问题。与直接将名下房产拿到市场上去出租或交易比起来,经保险公司过了一手后的回报率,往往并不能令人满意。在房价持续看涨的大背景下,人们自然倾向于持有房产,而不是将其交给保险公司。
更重要的是,相比作为机构的保险公司,老年人无论是在保险知识的储备,还是谈判博弈的能力方面,都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所以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老年人在跟保险公司签订相关合同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谨慎。换言之,除非有一天,相关法律及监管手段能够确保保险交易足够的公正性,保守谨慎的老年人才可能放开心防,而这显然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