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务服务以便民为要。2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了解,到明年年底,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市、县级达70%以上;实现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跑一次”。2019年重点实现人口户籍、社会保险、教育医疗、机动车、公积金等一批热点领域事项移动端办理。
目标:政府便捷服务今年见效明年提升
按照《通知》提出的目标,到2018年底,“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初见成效。在“一网通办”方面,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0%以上,市、县级达到50%以上;在“只进一扇门”方面,市、县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政务大厅比例达到70%以上,5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在“最多跑一次”方面,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30%以上,省、市、县各级3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到2019年底,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网、一门、一次”。在“一网通办”方面,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0%以上,市、县级达到70%以上;在“只进一扇门”方面,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应进必进”,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在“最多跑一次”方面,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省、市、县各级10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一网通办”:社保、公积金等明年实现移动端办理
“一网通办”就是要让企业和群众通过访问河北政务服务网,即可获取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事项的权威办事指南,提交各类网上办事申请,在线办理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各级各部门核实、补充、完善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同时,开设乡镇(街道)政务服务页面,开展乡镇(街道)事项网上受理。
建设全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平台由省级统一开发,省、市、县三级使用,各级部门要组织与本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有关的中介机构入驻,平台对外省机构不设门槛,逐步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各级政府部门网上服务入口并入河北政务服务网,实现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省漫游”。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外,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均应纳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
拓展网上办事广度和深度,重点实现企业注册、公积金提取等一批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2019年重点实现人口户籍、社会保险、教育医疗、机动车、公积金等一批热点领域事项移动端办理,并通过与综合性政务大厅对接,实现移动端网上预约、办事提醒、智能推荐。各市要结合本地实际,依托省统一移动端拓展不少于10项个性化移动应用。
“只进一扇门”:政务便民服务中心走进乡镇和街道
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大力推行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现“多门”变“一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全省综合性政务大厅服务水平,加快筹建省级综合性政务大厅,年底前制定出台建设方案。优化完善市、县两级和省级开发区综合性政务大厅功能。
推广邯郸市做法,将公共企事业单位为项目建设配套的水、电、气、暖等审批事项进驻综合性政务大厅。各级政府部门单独设立的专业分厅原则上不再保留。以事项为核心,整合关联窗口,加快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确保做到进“一门”一次办结。
同时,完善提升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通过授权委托、代办代缴等方式,把面向群众的证照登记、城乡低保、计生服务、土地流转、医疗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农村“三资”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便民服务中心,不断延伸便民服务领域。积极开展代缴代办和建立网上服务站点,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同时,推动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减少线下等待时间以及材料的重复提交。
“最多跑一次”:率先瞄准企业投资、公积金贷款等事项
以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为目标,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我省将尽快制定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编制方案,编制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同步确定“最多跑一次”事项。
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要通过信息共享、信息复用、扫描拍摄等方式留存办事企业和群众各类证件信息,一律不得要求提供复印件,确需提供的,要借鉴石家庄市裕华区做法,提供免费便捷的复印服务。
聚焦企业注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重点领域,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除特别规定外对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公章刻制备案、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等已纳入“多证合一”事项,不得要求企业再单独备案;压缩发票申领、银行开户、公章制作时间。2019年6月底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率先在企业投资项目、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办理量大、企业群众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
健全基层综合便民服务网点,将政务服务延伸到村和城乡社区。2019年底前,实现高龄老人生活补贴、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身份认定、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农机具补贴、农村独生子女身份审定、二孩生育证办理等个人事项办理不出村。
保障: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追责
据了解,我省将推广电子文件的使用。在执法检查、归档、审计、效能考核等工作中不再要求提供纸质文件。同时,建立监督举报投诉机制。依托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各级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热线等,畅通线上线下两种互动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受理群众办事咨询和投诉举报。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限时回应制度,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有关群众或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在做好百项问题疏解和推广工作方面,重点聚焦身份证明、教育证明、商事服务、社保低保、就业创业、居住户籍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更要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将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作为推进“双创双服”、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制度性成本的重要举措,完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要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