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老人义务护卫孩子上下学 特地向民警学专业手势
        正文浏览次数:927
  2014/12/13 12:02:4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刘护送孩子过马路 


 
日复一日,老刘都要等孩子们走光了,才回屋吃饭

  

     74岁的刘依伯 两年来风雨无阻 护卫孩子上下学

 

     孩子们叫他“马路上的守望者”

 

     编者按

 

     遍植榕树,绿荫满城,内河交错,河水丰盈,但护佑、滋润着福州城的,更多的是文明的河流、和谐的绿荫。

 

     像很多城市一样,有着2200年历史的福州,从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每一天都在努力着,变化着水越来越清、河越来越畅、路越来越通、景越来越美……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生活在这座城市中普通又平凡的每一个人。

 

     看,内河淤泥中,河道工人半身浸没在臭水中,仍低头清淤;听,车水马龙中,交通协管员们脸上汗涔涔,依旧将哨子吹得呼呼响;瞧,拥挤的站台前,青年们不急不躁,让老人先行上车……

 

     更值得一提的是,报刊电视中,一批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人物不断涌现,一个个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事件不断温暖人心。

 

     这就是我们的城市,遍植文明,快乐满城。今起,随着本报推出特别报道,让我们一起寻觅那些街头巷尾的小文明、那些人和那些事,见证它们汇成文明的大河流,滋润满城吧。

 

     本报记者 寇思琴 实习生 陈晋/文 见习记者 刘兴/图

 

     早上7点。福州乌山路乌山小学至省气象局的这段斜坡路上,背着书包迈着步子上学的小朋友,欢快地你追我赶,有些调皮的小朋友见人行道上的人多,干脆拐到了机动车道上……

 

     这时,一声慈祥又威严的呼喊声,从人行道上传来:“小朋友,危险呀!要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快到边上来!” 顺着这呼喊声,向马路边望去,你便能看到一位戴着志愿者帽子,肩膀上别着红色袖章,正握着一面小红旗的老依伯。他便是在这段路上,义务护卫了孩子们上、下学两年多时间的刘德铭。他还有个可爱的别称,是孩子们为他取的,叫“马路上的守望者”。

 

     喜欢听孩子们喊“爷爷” 老顽童当起“守望者”

 

     五年前,从工厂退休后的老刘,在乌山路112号的省委老干局宿舍,当起了门卫。因为小区旁边就是乌山小学,老刘每天都在孩子们上、下学的时间,走到小区大门口站在马路边,叮嘱孩子们注意来往车辆。

 

     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个不经意的习惯性行为,会为自己再增添一个社会角色志愿者。他对老伴说,他只是喜欢在马路边上看着孩子们跳跃的身影,孩子们天真的笑脸,会让他想起自己儿时的模样。

 

     “每天早晨、傍晚与孩子们打个招呼,听他们笑着叫我一声‘爷爷’,我会一整天都格外精神!”老刘笑着调侃自己是个“老顽童”,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所以每天他们上、下学时,他都守候在马路边,等他们路过自己门前。

 

     后来,社区招募志愿者,要在这段路面上安排一位“义务疏导员”为小朋友做交通安全督导。老刘一听说,就立即跑到社区报了名。他心想,这份工作不正是自己每一天所做的事吗,如果突然来了一位“志愿者”把他这活儿抢走了,他以后该多寂寞啊。

 

     这份工作由老刘来承担,社区工作人员、常常经过这条路上的小朋友与家长当然更是欢喜又放心,因为谁还能比老刘更清楚这条路上每天会经过多少孩子,哪位小朋友最调皮呢?

 

     就这样,老刘把自己从前习惯的一个不经意间的生活习惯,变成了每天雷打不动的五次“站岗”,并且这岗一站便是两年。“不到我老得动不了的那天,这岗位我绝不让贤!”虽然每天早上7点,上午11点,下午2点、4至5点老刘都要在马路上守护半小时或1小时,但他却在劳累中快乐着。

 

     除了每天“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守护着孩子们上、下学安全,老刘还是孩子们眼中的“魔法师”。因为,孩子们放学路上丢失的东西,再上学去时就会发现它们在老刘看护的小区大门上挂着。

 

     “放学时,孩子们一窝蜂地涌出来,他们挤着、跑着的时候,难免会丢失衣服啊、钥匙之类的物品。”老刘捡到孩子们丢失在路上的这些东西后,就把它们挂在小区大门边上的钉子上,这样孩子们上学时就会看到。而在捡到孩子们东西的日子里,老刘总会在叨念小朋友要注意安全的口头禅里,多加一句“请小朋友们看看,爷爷大门上挂的东西是谁落下的,记得取走!”

 

     这个设在大门上的“失物招领处”,不仅让老刘变成了孩子们眼中的“魔法师”,还让老刘找到了不少助手。有的家长在路上捡到啥东西了,也会送到老刘这来,让他挂在大门上寻找失主。

 

     他是孩子眼中的“魔法师” 总能“变”出丢失的东西

 

     为当好孩子们的“保镖” 特地向民警学专业手势

 

     你可别小看老刘手上所做的一系列动作,老刘说,为了当好这个马路边上的志愿者,给孩子们当好保镖,他可是经过了“专业培训”才上岗的。

 

     虽然在还没做志愿者之前,老刘就已经天天在这条路上护卫这些孩子,提醒他们走在马路上要注意来往车辆,但此前他却从来没有对马路上的来往车辆“指手画脚”过。

 

     他笑称,自己只能以“爷爷”的身份,指挥孩子们要如何安全行走在马路上;但不懂得怎么指挥那些车辆要缓开,注意马路两边的孩子。所以,报名做了护卫孩子上、下学过马路的志愿者后,他还特意跑到市委门口,请那里的一位交巡警教了自己几个常用的手势。

 

     “为孩子们服务可没小事!不仅要会与小朋友打招呼,还要懂得怎么与来往车辆打招呼。”老刘挥动着双手,一板一眼地向记者展示他掌握了的几个标准动作。老刘说,掌握了这几招,就足够他应付自己的“保镖”工作了。

 

     (责任编辑:UN603)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