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女儿不尽孝 湘潭一八旬老人欲卧轨自杀
        正文浏览次数:531
  2014/12/13 11:57:5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湘潭在线8月23日讯(湘潭日报见习记者 冯叶 通讯员 李莉)日前,家住岳塘区下摄司街道的82岁老人谢德珍,因为迁怒“女儿不尽赡养义务”,选择卧轨自杀。幸亏被人及时发现,才化险为夷。8月20日,记者走访下摄司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称谢德珍母女的矛盾已经得到妥善解决,街道办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全力扶助像谢德珍这样的“空巢老人”。

 

     八旬老人欲轻生

 

     谢德珍老人是我市某铸造公司的退休工人,生有两个女儿。十几年前,她的丈夫和大女儿在同一年内相继因病、因火灾离世。从那时起,远在株洲工作的小女儿,成了谢德珍唯一的亲人。

 

     谢德珍老人说,这些年来,小女儿不但不管她的生活,反而拿走了她的的退休工资卡,使她陷入贫困潦倒之中。她每天住在阴暗潮湿的房子里,吃着变质的剩饭剩菜。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大不如从前,于是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

 

     8月12日晚,自称已经三天三夜未进食的谢德珍老人,来到离家不到50米远的排楼山火车站,准备卧轨自杀。当时只差几分钟就会有火车经过,情况十分危急,幸好被巡逻的火车站保安队长发现。保安队长经过反复劝说,才将谢德珍劝回家。

 

     社区调解母女矛盾

 

     谢德珍老人的住处弥漫着馊臭味,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品不见踪影,冰箱里也是空的。赵德珍哭着说:“与其饿死,不如早点了结算了。”

 

     在了解到谢德珍的情况后,迎东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联系上了老人的小女儿。小女儿承认,自己确实对母亲疏于照顾。但由于自己没有正式工作,经济上很困难,自感照顾老人力不从心。而母亲退休工资卡中的钱,都是用于母亲的日常开支,自己未动分毫。邻居们也称,谢德珍的小女儿并非对母亲不管不顾,每个星期基本会回来看望一次母亲,由于谢德珍患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说话时真时假,而且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自杀行为了,小女儿也很为难。

 

     经过迎东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解,谢德珍母女俩最终达成了协议:因谢德珍患有轻微老年痴呆症,每月869.37元的退休金由小女儿保管;小女儿必须负责谢德珍的一日三餐,社区工作人员会对其赡养母亲的行为进行抽查,若违反协议,社区将对其追究法律责任。

 

     不容忽视的“空巢老人”问题

 

     随着人口政策的影响和跨地域社会流动的加剧,我国“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进入空巢的年龄越来越年轻,空巢期也越来越长。这些老人多数日常生活缺少照料,心理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孤独、抑郁等情绪。“空巢老人 ”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下摄司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地区空巢老人现象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与湘潭电厂搬迁有关。 2007年,湘潭电厂搬迁至双马镇,很多年轻人相继在下摄司以外的城区买房定居,导致下摄司地区产生大量的空巢老人。据统计,仅半边街社区,就有空巢老人300多户。

 

     面对这种现象,下摄司街道办出台了相关的扶助政策。如:从今年4月初开始,开展了大走访活动,将所有机关工作人员下放到社区,每个星期走访210户空巢老人;将所有空巢老人登记在册,并与其子女保持密切联系;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按照“就近就熟”的原则,根据空巢老人实际需求,结成“一对一”、“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对子,实现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的有效对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空巢老人及时提供生活帮扶、应急救助等志愿服务。目前,下摄司街道办正筹备成立一个专门针对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关言论

 

     亲情无需“协议”

 

     文/廖英

 

     82岁的独居老人谢德珍因不满女儿的不孝,准备卧轨自杀,幸被保安人员发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则赶紧联系老人的女儿,并对老人将来的生活进行“协议”安排。这样的例子,让人读来平添一种悲怆。

 

     感谢那些充满爱心的人,让这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得到圆满解决,让老人有所依傍。尽管,是以一种“协议”方式解决的。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加上社会变迁、城市化进程加快,空巢老人增加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很多独生子女为生计、工作忙,这就加剧了老人独守空巢的现象。

 

     眼下,两大问题困扰着老年人。首先,医疗保障问题,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医疗保障需求快速增长。其次是服务保障问题,需要长期照料等特殊服务需求,是老龄化过程中暴露最晚、问题最多、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问题。总体上看,湘潭老年服务设施比较薄弱,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尚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那么,在呼唤社会健全养老服务社会化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网络的同时,更多还需依靠家庭和亲情的力量来关爱空巢老人。

 

     亲情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父母和和孩子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贯穿始终。父母养育孩子时,没有协议;父母老了,孩子就不应该以协议方式来尽赡养责任。试问,从来没有“空巢婴孩”的称呼,却怎么只有“空巢老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