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老人养老钱成骗子口中唐僧肉
        正文浏览次数:115
  2014/12/13 11:53:2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免费义诊、神医专家……众多网民晒出父母亲友受骗经历

 

     ■老人们对待消费应理性,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

 

     “参加免费专家义诊,结果药品花费1万多元”“被称作‘神医’级的专家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一瓶成本8元的保健品竟卖到200元”“一张理疗床卖到2万元的天价”……

 

     近日,多地网民频频在网上晒出自己父母、亲友受骗经历,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老年人的消费市场“乱象丛生”,行业监管亟待加强。

 

     ■多地网民曝光“8点前讲座”蒙骗老年人

 

     近日,河池网网民“路过的客人”发帖《锡都数百老人清晨大聚会,奇!奇!奇!》称,在广西南丹县一家美食城二楼大厅,每天清晨六七点钟,有三四百名老人陆续前来“大聚会”,主办方向老人推销每盒价值800元的保健食品。为逃避有关部门的执法检查,这些商家在南丹县城多个地方流动“开班”,通过“免费体验”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去“听课”。

 

     网帖图片及说明显示,早晨7点,可容数百人的大厅坐满了前来“听课”的老年人。8点结束时,老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保健品”离开。这名网民说:“本人70多岁的老父亲也积极参加,风雨无阻。听课的老人年长者近90岁高龄,低的也年逾六十,大多是离退休干部或职工。他们对专家们的讲课深信不疑。”

 

     经过网友“路过的客人”查证,现场销售的胶囊因涉嫌“夸大宣传”骗老年人钱财,已在多地多次被有关部门查处。

 

     而在广西红豆社区《针对老年人的洗脑销售为何屡禁不止?为何都没部门管下?》网帖中,网民“猫眼”称,他70岁的老父亲,不顾家人的劝阻,每天早晨不到5点就摸黑去参加保健品促销会,如今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吵闹着要钱买药。最近又想买3000多元的保健玉石床垫,还动员亲戚买。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银发骗局”的监管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

 

     “老年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比弱,对他人的认同感却很高,随着年龄增大,他们更加关心自身健康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党校副教授张辉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梁丽玲指出,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完善是老年人受骗原因之一。网友“猫眼”认为,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等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监管。

 

     南宁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提醒,老年人应理性对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销活动,购买商品时到正规商店购买,注意查看公司有无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如果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

 

     网民“二号”说,真正孝敬父母,就多陪陪他们,而不是买些激素给他们。

 

     网民“hzlsh”说,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及晚辈应该多抽时间陪老人,多与老人沟通,引导他们更多参加有益健康的娱乐活动。全社会也应该行动起来,切实关心和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

 

     教您防骗

 

     骗子忽悠老人,4种方式应警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保健意识逐步增强,同时保健品商家竭尽所能地向人们推销,一些老人相信了商家“广告”,殊不知它是一个“忽悠陷阱”。本报提醒老年人,购买保健品,注意骗子的4种骗人方式。

 

     ■方式一:免费赠品

 

     很多兜售老年人保健品的商家都用“免费试用”当幌子,老年人应注意骗子通过健康讲座或免费体检对其推销。

 

     76岁的何裕生老人是一名冠心病患者,2007年,他晨练时收到一份传单,推销的是一种能治疗冠心病的保健品。传单上说,只要购买此保健品,不仅能免费吸氧、足疗,还能免费去国外旅游。在花了近10万元购买药品之后,老人却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

 

     ■方式二:名医洗脑

 

     与南丹县“8点前讲座”相类似,广西柳州市工商部门日前查处了一个保健讲座,原因是涉嫌夸大宣传保健品治疗功效。此前,一家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在柳州各个城区开设了多个“免费体验店”,以此作为营销“前哨阵地”引诱老人听“权威专家”开展“保健知识讲座”,然后通过各种“免费”活动,骗他们高价购买这家公司各种保健食品。老人们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上当受骗。

 

     ■方式三:温情攻势

 

     一些老人参加销售商组织的活动,推销者就根据他们的心理,投其所好,甚至称呼来参加活动的老人为“爸爸”“妈妈”,拉近感情距离。老年人享受了别人的服务,不买产品回家心里过意不去,同时由于有心理暗示作用,老年人会相信产品被“放大”的功效。对此,也应加以注意。

 

     ■方式四:步步为营

 

     记者发现,受骗老人有的是多次被骗,金额逐步递增。网民“猫儿不洗脸”说,母亲一个月几千几千地吃保健品,没钱就和我们哭,不给就是不孝顺。家里的电话都被卖假药的打爆了,一年下来买假药最少3万块钱。

 

     梁丽玲分析,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身体健康成为首要问题。同时由于接触到的外界信息相对较少,对新出现的事物不很了解,一些商家就乘虚而入,打着“绿色、健康、高科技”的旗号,片面夸大保健品功能。对此,大家应加以甄别防范。

 

     ■文并图/新华社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