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六旬老人的“大刀”人生
        正文浏览次数:693
  2014/12/13 11:52: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他年过六旬,却双目有神、精神矍铄;他中等个头,却能把一百八十斤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风。他就是家住西青区西营门街慧轩家园的顾宝地。

 

  16岁拜师学艺,苦练功夫50载。耍大刀、拉硬弓、胸前开石……练就一身绝活的顾宝地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表演,2005年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人间》节目播出了他的绝活和故事后,顾宝地更成了名人,问候的、想拜师学艺的、邀请他做表演的人络绎不绝。

 

  学武至今已半个世纪

 

  顾宝地的祖父、父亲都是爱好武艺的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喜欢武术,而且常跟着父辈锻炼,这也为日后拜师学艺打下了基础。16岁时,顾宝地拜大刀界的名宿武景新为师父,加入了天津群英武学社,开始学习大刀,至今已经50年了。

 

  顾大爷说:“当时,我师父在东浮桥附近教武,我家住在兰州道附近,离得不远。有一次到那边去玩,看见师父教武,就被师父的绝活儿迷住了,一心想要拜他为师。”拜师学武首先要父母同意,然后才能正式拜师,因为父亲也爱好武艺,所以拜师学武的想法得到了家长的同意,于是正式拜了师。因为身体底子好、对武术又喜欢,武师父觉得顾宝地有潜质。

 

  拜师以后,顾宝地一有时间就往师父家里跑,从刚开始的练基本功,腰腿功夫、劲道等,到后来配合气功的练习,可是吃尽了苦头,练习顶刀在头上磨的茧子到现在还能摸得出来。大爷说:“练武也讲究缘分。首先要爱好,其次身体条件好,最后一定要吃得了苦,坚持得住。”这一坚持,就是50年,从未间断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四旧,没法练大刀,他就找老乡借农具代替大刀继续练习。大爷笑着说:“现在来说,那是小偷地干活!”

 

  练就绝活 全国知名

 

  说起自己的绝活,顾宝地拿出一摞厚厚的相册,这些照片都是他和武学社里的师兄弟、徒弟们在天津各大公园、广场、庙会以及其他城市表演时拍下来的。顾大爷一边翻看一边给记者讲解:“这张表演的是拉硬弓。看,这种大弓拉开所用的劲差不多是150斤,我最高的纪录可以拉开五张:脖子上架一张、双手两张、双脚两张,五张弓互相链接,一用劲都能拉成满弓。这张是‘胸前开石’,平躺在地上,前胸上放上一块大石头,一般都100多斤,师兄弟抡起大铁锤砸下来,石头裂开两半儿了,我没事儿。这张是我在银河广场表演,躺在地上的就是我,双手双脚撑起两盘石磨,磨盘上还能站上三四个大小伙子,加起来有1000多斤,这叫‘力登千斤’。我最高的纪录是2100多斤,两盘磨,8口180斤的刀外加8个人,那时候我30多岁。”

 

  在参加河南洛阳牡丹花节期间,顾宝地的表演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当地电视台几乎每天都播放他表演的大刀,更有驻马店的观众开着拖拉机行驶三百里地专门来看他耍大刀,表演之后观众甚至一路追到宾馆,要求他再表演一段。

 

  2005年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人间》节目的编导找到了顾宝地,采访录制了一期专题节目。大爷说:“他们的编导和摄像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星期,现在还一直有联系,成了忘年交的朋友。”节目播出后,顾宝地成了“明星”,邀请他演出和想拜他为师的人更多了。其中就有一个叫李春林的小伙子从青海专门来到天津,想拜顾宝地为师学习大刀。李春林是湖南人,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看到《体育人间》报道顾宝地的那期节目时,他正在青海。因为从小就喜欢武术,尤其对大刀更是痴迷,看了节目后他就辞掉工作,只身来到天津,通过天津电视台一位编导的帮助找到了顾大爷。但是顾大爷并没有收他为徒,“他想拜我为师,但是,他从小并没有练过,而且身体也比较单薄。另外,他父母并不同意他学大刀。更重要的,他想留在天津学大刀得先找到工作呀。”这个小伙子在天津呆了一个星期,最后还是回去继续打工了。“最后,他也想通了,觉得自己不适合学武。不过,他说能亲眼见到我拜访我,也是了却了他一个心愿。”想拜顾宝地为师的并不只李春林一个人,“尤其是中央电视台报道过我以后,经常能接到其他省市打过来的电话,想要拜师的。但是大多数并不符合学武的条件,还有很多,说句老实话,就是年轻人一时冲动、心血来潮。”顾宝地笑着说。

 

  绝活后继有人

 

  顾宝地现在是天津市群英武学社的第四任社长,他收徒弟很严格也很正式,除了对想拜师的小孩子进行基本素质的考察外,还必须经过孩子家长的书面同意。经过正式的拜师仪式后,方能真正成为他的徒弟。现在,他的徒弟分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有三四十个。“这个徒弟叫王彪,现在在美国,这是他前不久给我寄来的照片。”“这个女徒弟看样子像三十的,其实都四十四了!”顾大爷指着相册中的照片一一介绍着。

 

  顾宝地有一儿一女,儿子从小深受父亲“真传”,也练就了一身功夫。经常随父亲和师兄弟们一起到全国各地演出。他的大刀、硬气功表演也已很有造诣。最让顾宝地欣慰的是,自己的孙子也很喜欢学武,小家伙身体底子不错,也开始跟着爷爷练起功来。“有时候,表演也带着他,不过,他就是在我们表演‘力登千斤’的时候,站在上面增加点分量。”顾宝地说着,哈哈地笑起来,翻着相册给记者找祖孙三代同台表演的照片。

 

  虽然大刀等绝活可以说已经后继有人,但是,顾宝地还是有一些遗憾。“现在,好多传统的好东西都没有人认可,发扬不开,有的还面临着失传。好多人看了我们的表演觉得神奇,想让孩子跟着学习,可是,学一段时间,又因为课业负担啊、升学考试啊,中断了,特别可惜。”说起自己掌管的武学社,顾宝地也有忧虑,“我们是纯民间的社团,训练、购置大刀等练武器具的经费以及平时租用训练场地,都是我们这些爱武的人自己往里面垫钱。可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呀。”

 

  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看似粗犷的顾大爷,也有细心地一面,他的业余爱好,着实让记者吃了一惊。顾大爷家的小板凳,表演时用的高跷、弓架子大都是他亲手做的,但是这还不算什么,最让记者震惊的要数大爷亲手做的“御河船”模型。顾大爷说做这只船模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全是按照正常船只同比例缩小的,船模上的每一个零件,小到“梭子”,都是他亲手制作的。原来顾大爷从小在父辈的熏陶、培养下,掌握了造船技术,这只船模完全是凭年轻时的记忆一点一点制作出来的。

 

  最近顾大爷又喜欢上了麒麟鞭,也许是由于武术都是相通的,练起鞭子来也不费力。现在大爷每天早上六点多在小区内锻炼身体,七点就骑着车到西市大街四马路边得小花园练麒麟鞭,总会引得周围锻炼身体的群众驻足,也因此结识了不少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责任编辑: 李淼川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