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藏族老人和他的“兵儿子”
        正文浏览次数:116
  2014/12/13 11:49: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七一”前夕,住在青海省塘格木农场的70多岁藏族孤寡老人孙义田,被武警青海省总队二支队的“兵儿子”们接到200公里外的警营共庆党的90岁生日,这是老人在部队度过的第13个重大节日。

    孙义田认下这群身着橄榄绿的“兵儿子”,是10年前的事。2001年,眼看冬季即将来临,在塘格木草原居住的牧民们早已准备好了过冬的物资,孙义田老人却既缺粮食又少燃料,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正在那里进行普法教育的二支队五中队原指导员刘彦邦得知此事后,当晚就发动官兵商量照顾老人的方案,不到半个小时就捐出1000多元钱。拿着这些钱,刘彦邦带着战士买回米、面、燃料和一些生活用品送到老人家中。

    高原的冬季滴水成冰,孙义田老人的小屋墙壁又有多处裂缝,中队干部们一合计,便把老人接到中队营房里过冬。看到老人的被子太薄,战士李永胜用节约下来的津贴给老人买了一床新被褥;见老人的衣服到处都是补丁,中队长李明银让来部队探亲的妻子买来布料,为老人缝制了一套棉衣。在中队党支部的号召下,战士们抽出业余时间,为老人盖了两间平房,并为老人添置了衣柜、饭桌等家具,老人高兴地搬进了新居。

    转眼10年过去了,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部队也由原来的塘格木农场换防至青海省湟中县,但照顾老人的传统却始终没有变。在接受采访时,老人动情地说:“要不是这些‘兵儿子’的精心照顾,我哪能活得这么开心啊!”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经济日报》:巨鹿“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 2015/12/31 9:01:23
  •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 2015/12/24 14:18:19
  • 巴东建58个农村幸福院 让老人安享晚年
  • 2015/9/29 14:30:56
  • 87岁老兵时隔69年到当年养伤农家报恩
  • 2015/9/23 11:00:03
  • 昌黎八旬老农“还原”38首抗战老歌
  • 2015/8/12 16:49:58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