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山村老人深情作画 献礼建党90周年
        正文浏览次数:452
  2014/12/13 11:49:1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昌化镇东街村有个喜欢画画的老人叫吴江海,老人自学成才,十几年里创作了不少作品,用画笔记录了昌化很多山山水水,也记录了昌化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变化。不过大多时候,老人喜欢孤芳自赏,这些作品自然也是“藏在深山人不识”。今年,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老人拿出了保存多年的作品,举办了个人书画展。他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美好的东西就应该拿出来让更多的人分享,也让更多的人知晓昌化的过去,了解昌化的现在,憧憬昌化的未来。

    拜访老人当日,吴老正在展览室内练书法。吴老的草书飘逸、清秀,用笔有神,行云流水,有一气呵成之感。吴老说,这几天他正在练写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这让他深刻体会了一个伟人的诗人情怀和革命者的风采。

    和书法相比,吴老更擅长山水画,在这次展出的114幅作品中,吴老的书法作品较少,更多的是山水画。吴老的画卷取材新颖、笔划细腻、色彩协调、构图严谨,题材大多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吴老今年78岁,学作画是退休以后。1995年,一个偶尔的机会,吴老参加昌化镇城镇老年协会,吴老头脑灵活,学画不久,就已领悟作画精髓。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老人作画的劲头一发不可收拾,经常通宵达旦地画。

    起初是临摹。吴老喜欢唐伯虎、齐白石等人的作品,经常买书临摹,时间长了,画得还有几分相像。有次,吴老在书店看到了一本古代书画名家画集,老人欢喜不已,看看价格要500多元,吴老有点舍不得,但为了自己的爱好,还是咬咬牙买了。

    这些年,吴老经常游山玩水,捕捉灵感,收取素材,创作水品越来越好。在展出的百幅作品中,吴老绘制的《昌化古城》非常具有考古价值,是昌化历史上第一张彩色的《昌化县志旧图》。据说,为了画好这幅画,吴老准备了长达6年的材料,参阅了各个朝代的县志,走访了百位老人,调查了解,反复核实了各个古代建筑的方位座落,达到了基本准备。《昌化古城》绘制细致,铅笔画勾勒的轮廓,黑水笔覆盖的颜色,再用细狼毫描绘出流畅的线条,画上绘出了明清时期的东塔、南塔、楼台亭阁,县治、书院等所在地,一排排能叫得起名的商业店面,清晰地再现了旧时昌化的繁荣,也为研究昌化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图。

    吴老不仅画了“过去”,他还用画笔描绘出了昌化新城的现在,憧憬了昌化镇的将来。在一幅《古城新貌》的作品中,市民看到了坐拥群山环抱中的昌化新面貌,昌化溪穿城而过,新楼房拔地而起,举目眺望南屏塔与秀峰塔遥遥相对。“这个是我想象中昌化的未来。”吴老指着另外一幅图《未来的芳洲》说,那是昌化溪上的一个小岛,岛屿像一艘船,那里是昌化人休闲娱乐观光的地方,如今这里河流改道了,希望以后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昌化滨溪景观。吴老开心地说着,眼睛里充满了希望。

信息发布:黄晓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