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合肥市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 30007位五保老人安享晚年
        正文浏览次数:111
  2014/12/13 11:30: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合肥市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敬老院建设,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破解了农村五保户老人供养这个几十年来一直解决不了的社会难题。如今合肥市的30007位五保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初冬时节,踏进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周叶和老人居住的敬老院,记者被温馨与自在包围,文化活动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

  周叶和老人今年85岁,无儿无女,自己又体弱多病,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以前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自从周叶和老人搬进敬老院生活就完全变了样。“原来是自己一个人烧饭吃的,热一餐、冷一餐的。住的也是破旧的房子。”据周叶和老人的邻居吴长华老人介绍,现在她的生活有保障了,一日三餐都是现成的免费的热饭热菜,营养丰富,生活上也有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照看,每个人还都住上了套房式的宿舍。

  周叶和老人告诉记者,闲暇时还能和一帮老朋友聊聊家常,逢年过节还有爱心人士前来慰问,年过古稀的周叶和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开心不已。“自从今年搬到敬老院以来,住得安心,睡得舒服,大家都很关怀我们。”“有一次夜里我突然发病,院里的工作人员急忙把我送到县医院,忙里忙外,就是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令周叶和老人感动的是,和以前生病自己买点药吃吃的情况相比,现在他们生小病,敬老院里就有医生给看。病稍微严重一点,就会送到乡里、县里的医院诊治,“还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再也不用为生病发愁了!”

  周叶和老人是合肥市五保老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市解放思想,创新模式,花大力气建设“515”敬老工程,大幅度提高五保供养标准,使和周叶和一样的五保老人们过上了安乐的晚年生活。 ·施维奇 张敏 陈治·

  【记者手记】

  解决好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之情、为民利民之举。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着力构建以敬老院集中安置供养和提高供养标准为主的五保供养体系,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五保户供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新闻链接】

  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30007人,散居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1500~3360元,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2640~4560元,高于省定1200元标准,为全省最高。全市集中供养能力达到45%,农村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等生活得到了切实保障。

  同时,为保障五保老人“老有所医”,我市五保对象门诊实行包干制,标准为每人每年120元。三县五保住院、特殊病门诊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新农合基金报销90%,在县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新农合基金报销75%;市区五保对特殊病门诊取消门槛费,全年医疗费用封顶1.2万元。



  编辑: 尹茹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