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居家养老 路在何方
        正文浏览次数:149
  2014/12/13 11:26: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既无离家之苦,又有生活之便——目前,居家养老已在我省各地兴起,受到了很多老年人的青睐。但就在这项德政工程足以惠民的同时,也遭遇了资金来源缺乏、高素质人员偏少、服务场地受限等各种尴尬,如何破解瓶颈,推动居家养老市场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

调查:84%老人选居家养老

    “84%的市区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模式时会选择居家养老。”青岛大学大学生研究性课题所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居家养老受宠,只有16%的老年人会选择到养老院、老年公寓或去郊区大型养老中心。

    此次调查由青岛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阮红伟指导设计与分析,由青岛大学研究性课题组学生在青岛市市南、市北、崂山、四方和李沧区358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在选择居家养老具体的模式中,性别对老年人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女性最多的选择是到子女家由孩子赡养,占50%,其次是家庭自我照顾,占35.7%,14.3%的女性选择社区日间托老所。而男性选择的对应的比例分别是35.9%、36.6%和27.5%。这表明,位于家门口的社区日间托老所更能为“老头乐”提供休养场所,特别是学历和收入较高的老人对此表示出强烈兴趣。

现状:老年人更愿“养老不离社区”

    “我现在基本每天都在社区日间照料家园,在这里唱唱歌、健健身,能自理的情况下当然是在家里养老,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才到养老院去,是我这个年龄的人普遍的想法,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今年65岁的陈汝芳退休后在居委会安排下她经常参加唱歌、健身活动,她表示在这里接触人多、热闹,“日托式”居家养老方式很适合她现在的生活,今后她的生活方式也将由自己选择。

    记者调查发现,相对于家政人员上门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模式,社区托老所这种“养老不离社区”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深受老年人欢迎,而且这种模式社会接纳程度远远高于机构养老,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更契合传统观点,更有归宿感。专家表示,较之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大大降低了成本,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这种养老模式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

分析:居家养老需求为何难满足

    相对这么高的居家养老需求比例,目前我省居家养老的满足率还很低。业内人士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急需开辟多种形式的筹资渠道。同时,服务人员队伍规模太小,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精神照料服务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过去传统认为老年人节俭、重物质,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未来的养老政策和相关的养老服务,要能够打动老人的心,才能让老人精神愉悦,心情愉快,怡享晚年。 ”阮红伟说。

    “更重要的是服务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社会服务力量没有调动起来。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没必要一个社区一个点,要靠市场来进行分配养老资源。鉴于很多市民更青睐家政公司,山东可参照桂林做法,由政府协调当地做得大、口碑好、信誉高的家政公司或养老机构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这样能合理利用资源,助推养老服务业发展。

记者 安娜 通讯员 孙彦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