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多向老人尽点“科技孝心”
        正文浏览次数:226
  2014/12/13 11:26: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最近,张先生给60多岁的父亲买了一部新手机,以便老人外出时方便联系。可是,新手机拿上快一个月了,别说发短信,就是存一个号码,也需要上小学的孙子帮忙给他输在手机上,更别提拍照、上网了。

  想发短信,手机功能太多不会用;想用mp3听戏,不知道怎样从电脑上下载;想使用取款机,又因为不会操作怕“吞卡”……像张老先生这样的老年人不在少数。据统计,超过半数的老年人不会使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不能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成果,使生活少了些许亮丽色彩。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这些老年人经历了青年时期最基本的文化教育,那时能实现“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条件就已经很“现代化”了。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目前有些老年人的自身知识结构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学习机会也少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所衰退;高科技产品在设计上存在典型的“年轻化倾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需求和特点。因此,很多老人只能望“高科技”兴叹。

  一份65岁以上老人对高科技产品使用情况的调查资料显示:84%的人不会使用手机接发短信,55%的人不会使用电脑上网,70%人不会使用取款机……如今,手机、电脑、取款机等高科技新产品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可这些似乎都成了老年人的生活难题,在领悟其带给我们生活巨大变化的同时,更显出了一种无奈。

  时下,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是政府和社会不得不直面的社会现实,单单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层面关注老年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之下,渴望精神的慰藉和“科技关怀”更是老人所需要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孩子们有这份孝心,只怪咱手脚太笨脑袋瓜不灵,用不上这些好东西。”眼瞅着一件件“高科技”沦落成了摆设品,不少老人发出了无奈又无助的感慨:“真希望社会上能出现一些既融合科技元素又适合我们老年人使用的‘傻瓜’产品呀!”

  在社会已经步入老龄化的今天,给老人多些“科技孝心”,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这不仅是社会给予老年人的一种人文关怀,更是社会应该担当的责任。目前,有些机构和单位专门为老年人开设了“夕阳红班”,教给老人们基本的电脑操作方法,而一些老年大学也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拓展,加入了网络知识培训等。有的厂家也尝试推出适合老年人用的手机和操作极为简便的电脑等。让老年人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社区、老年协会等单位可以经常举行一些科技文化交流活动,举办科技知识讲座,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帮助,进而提高这些老年人的科技素质。家庭中的子女也要对老年人多些精神关怀,帮助他们做一个快乐时尚、永不落伍的新型长者。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