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国内外涉老新闻
谁来给“空巢老人”帮把手
        正文浏览次数:248
  2014/12/13 11:25:4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谁来给“空巢老人”帮把手

  我国“空巢老人”递增速度明显加快,个别老城区已达到70%,他们除了需要物质赡养外,精神赡养的需求更加凸显——

  6月11日,家住北京市的卢大爷因儿子8年不来看望自己,将那位“拒绝看望父母”的儿子告上了法庭,以此想见他一面。“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有关专家指出:养老的概念如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这些需要怡养天年的老人来说,物质赡养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重要了,而精神关怀的重要性却在凸显。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不久前,上海一位60多岁老人,在邻居和家人生活中已经消失了近两年。近日,因其所住房屋外墙漏水,工人推开半掩的房门后,才发现老太太早已死在床边。

  消息传出后,“空巢老人”的问题在沪上再次引发了市民的热议。

  何谓“空巢老人”?长期关注“空巢家庭”问题的专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徐勤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就像小鸟远走高飞了一样,巢穴中再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今年3月底全国老龄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全国城市空巢家庭已达到49.7%。个别老城区“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70%,预计2010年将达到80%以上。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时下不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的真实写照。有心理专家指出,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很可能因此而产生心理失调症状,这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其主要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还常有自责表现。

  精神赡养成迫切需求

  据当地媒体披露,家住重庆市的68岁老人崔友华谎称身体不适,打电话紧急呼叫社区工作者和邻居。

  当人们心急火燎奔到老人家时,却发现老崔和老伴一切安好,已备好丰盛的饭菜静候他们到来。

  原来老两口感觉太孤单,只想找人一块吃个饭、说说话。事实上,相对于养老金等物质赡养而言,精神赡养已成为“空巢老人”们更为迫切的需求。

  最新公布的江苏省常州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最强烈。40.44%的老人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

  徐勤研究员说:不少老年人特别是城市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已基本有了保障,但生活幸福指数却不高,原因是他们更渴望情感的关爱。

  全国人大代表马克宁所做的专项调查显示,“空巢老人”普遍存在以下的忧虑:疾病医护问题和生活照料问题,发生意外时如何得到援助的问题。

  而有关部门在解决上述问题方面,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缺位”的状态。据全国老龄办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需要照料护理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大约在2000万以上。城市老年人失能和半失能达14.6%,农村已超过20%,而现有城乡社区服务远无法满足老年人需要。

  子女不能推诿责任

  全国老龄办综合部副主任李伟认为,我国城乡面向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服务多数是空档。尤其在农村,除了少数较经济发达地区外,对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照料服务基本没有。包括“空巢老人”在内的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有关专家指出: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家庭子女和社会的综合关照应该并行。其实,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精神需求,家庭和子女对于“空巢老人”的关爱更为直接,也至关重要。

  相关专家指出,在我国今后的很长时间内,家庭仍是“空巢老人”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依托和供养来源。

  第十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杨魁孚认为,要把家庭养老纳入社会化管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教育年轻一代人要孝敬父母。对于解决空巢老人的问题关系甚大。

  马克宁代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供给,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投入经费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等。“但当下,为人子女者首先应当承担起其关爱老人的家庭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周望指出,“对于故意逃避赡养责任的人,除了应给予舆论谴责以外,还应该在法律责任的范畴内给予更明确的规定。” (王瑜)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民政部: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逾16%
  • 2016/7/18 12:34:44
  • 我国空巢和独居老人已近1亿
  • 2015/9/15 10:43:04
  • 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一半
  • 2015/5/20 17:06:08
  • 发挥村老年协会作用服务农村“空巢老人”
  • 2015/4/20 10:57:58
  • 提硬件升软件强素质优服务 唐山市路北街道居家养老织就老人金色晚年
  • 2015/3/25 10:51:4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