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捡到百余部新手机 挨家挨户寻失主
        正文浏览次数:735
  2014/12/13 11:22:56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昨日,深泽一市民来电:

      年前,61岁的深泽农家老汉袁书英,在路边捡到一个大箱子,打开后里面竟装着价值16万的百余部手机,他还挨家挨户苦苦寻找失主。他拾金不昧的事迹,不仅感动了失主,还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

  

      本报记者 董昌 通讯员 王月峰 调查:

      捡到百余部手机,老汉寒风中苦等失主

     1月23日18时,吃过晚饭的袁书英和老伴带着3岁的孙子外出遛弯,行至深泽县城西苑街时,路上一个大箱子吸引了他的注意。

      原本以为是个废品箱,袁书英老两口上前准备将其移到路边。走近后才发现,这个高70厘米、长65厘米、宽40厘米,重40多斤的箱子,并不是废品箱。

      打开箱子后,袁书英和老伴惊呆了,箱内密密麻麻的全是手机。那一刻,袁书英并没有和老伴抱着箱子离去,而是站在寒风中苦等失主。

      一个小时过去了,夜幕降临,深泽县的街上几乎没了行人,只好带着箱子回了家。

      那一夜,他彻夜未眠。“箱子里全是苹果、三星等名贵手机,并且都没有开封,失主丢了肯定特别着急。”

      第二天一早,袁书英一家人便开始寻找失主。深泽县城内有近百家手机销售店,他们一家人便开始一家一家的寻找。经过五天的寻找,袁书英走访了40多家商铺后,终于找到了失主王龙。

      得知丢失的手机找到了,王龙喜极而泣。原来失主王龙是深泽县一家通讯公司的老板。1月23日下午,他从石家庄市进货回来,在西苑街卸货时,不慎将整箱的手机丢在了路边,直到事发第二日才想起来,但寻找多日无果。

      家境一般的他,做好事已经不是第一次

      2月8日,袁书英正在家中扫雪,被问及捡手机一事,平时说话洪亮的他突然变得腼腆起来,嘴中一个劲地说,“那是个小事,换成谁都会这样做的。”袁书英说,物归原主后,他连续几天悬着的心才终于平静下来。“虽然我是一个农民,但咱做人要讲良心、有道德,不把东西归还给失主,咱良心上过不去。”

      61岁的袁书英,是深泽县南关村的村民,他的老伴在一家公司打工,两个儿子在外地工作。可就是这样的一家人,面对巨额财物,不为所动,还连续多日苦寻失主。

      据了解,他在三里五乡也是有了名的好心人。类似这样感人的事,对于他却已经不是第一次。

      1994年,袁书英还在跑运输。他为一家煤场拉煤,在一次月底结算时,煤场老板竟然多支付了运输款1.6万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可算得上一笔巨款,他顾不上休息,连夜赶回煤场退还了多的运输款。”袁书英的老伴说,煤场老板为了表达谢意,趁着老伴外出,偷偷给家里送了台空调,“老袁知道后,退了几次却还是没有退回去,那台空调现在还保存在库房里。”

      而另一件事则发生在1997年,当时袁书英两个儿子正在读书、父母身体不好常年服药,全靠他一人搞运输维持生计,家境十分困难。“一家工厂多付了2000元运费,我发现后没有丝毫犹豫便将钱还回。”袁书英说,他去还钱的时候,厂子里的小会计还正在抹眼泪,因为当时他的工资一年也挣不了2000块,“后来这位会计多次到我家表示感谢,我们还因此成了朋友。”

      县文明办正为其申报“文明公民标兵”

      1月28日,袁书英亲手将价值16万余元的手机当场送交王龙手中时,王龙夫妇感激万分,并先后3次拿着5000元现金来到袁书英家中,以表谢意,但都被袁书英谢绝。

      随着王龙送来感谢的锦旗,袁书英拾金不昧的事迹才被流传开来。当地百姓被袁书英的事迹所感动,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袁老汉的行为,就好似冬天里的一缕暖风,吹得每一个听到的人都心里暖融融的。”

      目前,深泽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正在挖掘袁书英事迹,准备为其申报“文明公民标兵”。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