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芦雯
在石家庄市丰泽园小区,总能看到几位老人忙碌的身影:清理下水道、为小区的树木浇水、修理健身器材……他们不是物业工人,只是一群普通的退休老人。他们分文不取,默默地为社区出一份力。他们就是丰泽园小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
丰泽园小区是老小区,没有物业,小区公共事务的相关费用都要住户自己收取。小区3号楼就因为这个公共费用犯了难。3号楼的1楼是门脸儿,下水管道堵塞是常事儿,楼上的住户对此意见很大,可是一说到收疏通费,大家又没了动静。2009年,居委会为了解决这件事,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多方协调还是没办法。看着居委会的难处,看着外溢的臭水,76岁的马改林找来工具,掀开井盖,忍着刺鼻的臭味,挨个疏通下水井。一开始,经常有居民问:“马师傅,你疏通一次下水井,居委会给多少钱呀?”马改林笑了笑说:“也就咱自己费费劲,要什么钱呀。”旁观的人们可不信。
时间长了,闲言碎语传到了马改林家人的耳朵里。家人都劝马改林,这么大年纪还有心脏病,干活儿费力又不讨好。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马师傅还是固执地拿上工具走人。一次,两次……时间长了,当马改林再疏通管道时,楼上楼下的邻居不再袖手旁观,而是主动帮着递工具,活干完了还不忘让马改林洗洗手,再递上一杯水。马改林心里那个美呀,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我还干得动,这点活儿,我就包了!”
一开始,马改林只是为了协助沿丰社区居委会维护小区,时间长了,马改林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他就发动老哥们儿一起干。从2008年开始,马改林带着五六个老哥们儿,成立了老年志愿服务队。小区栽植的法桐树,后期没人维护,马改林就和队员们当起了义务护林员。为了保证树木生长,他们隔三差五就给树浇一次水;为了防止小树扎根不牢,他们还在树下放了“禁止晾晒被褥”的提示语。2011年夏天,小区的树木出现了美国白蛾病害,“老护林员”们有的推车子,有的爬梯子,有的打药,连中午饭都没顾上吃,忙活了整整一天,才给小区内所有的树都喷了一遍药。
为了让小区的大人、孩子玩得放心,队员孙金平定期检查一遍小区健身器材,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理。一遇到社区搞活动,队员张淑军就主动开着自家车帮忙拉器材,过年给困难户拉慰问品,他也是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