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保定67岁骑行老人从珠峰回家了 38天骑行8122里路
        正文浏览次数:101
  2014/12/13 11:11:4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38天骑行8122里路,翻越8座4000米以上高山老人自作打油诗感叹38天骑行路

  记者赠送老人全套20期珠峰骑行跟踪报道

  本报驻保定记者刘浩/文赵磊/图

  8月12日16时11分,当从西宁开往北京的T152次列车缓缓驶进保定站时,66岁的周爱珠吃力地小跑着,她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着老伴王瑞志的身影,眼睛开始湿润起来。

  10岁的王翔鹏灵巧地穿梭在人群中,一眼看到了一身骑行服的爷爷。“爷爷来了!”他和弟弟妹妹们扑了上去。 站台外,等待67岁骑行珠峰老人的骑友已经在烈日下等待了两个多小时,骄阳似火却烧不掉他们期许的目光。“我们是来接老英雄的!”

  众人迎接老英雄归来

  16时20分,67岁的王瑞志手捧鲜花走出了保定火车站的出站口,50多位骑友拉起了欢迎老人回家的条幅,用掌声迎接这位独自骑行近万里路,成功到达拉萨的花甲老人。

  献花、拥抱、合影留念……老人就像鏖战沙场、得胜归来的老将军一样感受众人的欢呼与祝贺。在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老爷子太不容易了,他就是我们心中的老英雄!”女骑友张爱萍流下了喜悦的眼泪。

  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王瑞志老人与老伴周爱珠紧紧拥抱在一起,周爱珠老人的眼泪沁红了双眼,嘴上却挂着微笑,“多少个日夜我都给他担着心,生怕出点事情,现在终于踏实了。”

  为了纪念王瑞志老人顺利回家,本报特意收集整理了从6月20日直到7月9日20多期,记载了老人西藏骑行故事的《燕赵都市报·冀中版》送给了老人。 “我知道很多人都在关心我的身体,对所有关心我的人说一声感谢!”当记者问起老人最想说什么时,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感恩。

  38天骑行4061公里

  从6月26日8时许老人独自骑行离开保定算起,王瑞志历时38天,穿行了河北、河南、陕西、四川和西藏五省(自治区),总行程约4061公里。

  7月5日,老人进入四川开始最艰难的川藏线骑行。在翻越4659米折多山和4412米高尔寺山的过程中,老人出现了轻微高原反应,四肢无力、呼吸艰难,“我当时有几秒钟特别想放弃,但一下就忘掉了这个想法。”最后经过7天的休息,他终于克服了高原反应,重新踏上征程。随后,他陆续翻越了4659米的折多山、4412米的高尔寺山、4685米的海子山、4170米的宋巴拉山、4328米的拉乌山、3830米的脚巴山、5008米的东达拉山、4658米的色季拉山、5013米的米拉山……算上此前的折多山和高尔寺山,其中8座在4000米以上。 除了高原反应,滑坡和泥石流一直伴随着他的骑行。“我们遇到了大概4次滑坡和垮塌,有的骑友受伤无法继续前进,但我非常幸运,没有出问题。”

  老伴的电话日记

  17时许,记者跟随王瑞志老人一家回到了家中。老人拿出了自己在西藏给家人买的礼物,送给记者一张明信片。老伴周爱珠则在一旁默默抽泣,她向记者展示了老伴38天骑行期间,她做的电话日记。

  “6月26日,下午5点到达邢台临城;6月27日中午1点到达邯郸磁县……7月20日晚8点35分到达西藏芒康……8月6日晚8点45分回到拉萨。”

  38个日日夜夜里,王瑞志老人每天打来的平安电话都是周爱珠的催眠剂,整个记录中只有7月17日和8月5日两天记录着:“无电话” “我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山里信号不好,肯定没什么事情。”周爱珠老人笑着说。但据儿子王磊说,就因为8月5日没来父亲电话,母亲喝了一周的草药。

  王瑞志作打油诗感叹骑行路

  老汉今年68脚踏风云318

  一路美景收眼底风雨兼程到拉萨

  上坡就像牛拉车提心吊胆把坡下

  一路行程苦和累垭口旅馆就是家

  终身只有这一次期盼安全来到达

  亲身经历是财富言语不多笑哈哈 8月3日,当成功抵达拉萨时,王瑞志老人在旅馆的墙上写下了这首打油诗。“这是到达拉萨的骑友的习惯,旅馆里满墙、满天花板都是各种寄语。这也是拉萨一景吧。”老人笑着说。

  王瑞志骑行之“最”

  最大的收获:一路上碰到了好多到西藏旅游的学生,他们看我年岁大,纷纷跟我合影,其中两个河大的学生还在我出现高原反应时救了我一命,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他们。

  最感人的时刻:我翻越东达山时,特别饿,路边看到一位藏族大姐在卖煮鸡蛋,我就想买一个,结果身上没带钱,我就冲她笑了笑表示没带钱。她不懂汉语,竟然明白了我的意思。拿起了两个鸡蛋就塞到我手里,最后还冲我笑笑,那一刻我特别感动。

  最痛苦的时候:我在翻越高尔寺山到达山顶时,出现了高原反应,四肢无力,无法前进。正好两个大学生赶到,把我救下,用车子拖着我下了山。之后我休息了很多天。我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 最幸运的事:我坐车到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时,随手拍到了一张“镶着金边”的珠峰,后来当地人告诉我,8月珠峰特别难献身,有人为了拍这张照片已经等了五六天,结果我一到那儿就拍到了,真是太幸运了。

  编辑:刘珊珊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