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春的早晨依然有些冷,早上6时,伴着明亮的路灯,女司机赵伟驾驶着20路公交车缓缓从公交二公司驶出,准时开到始发站,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亭亭玉立、眉清目秀,笑起来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虽然没有涂脂抹粉,却透出一种天然的美与纯真,坐过她公交车的人都夸她是一名热情、真诚、服务周到的好司机。在专职公交车司机的背后,谁又能想到,在其他80后喝咖啡、逛商场、上网聊天享受生活的时候,同是80后的赵伟却担起公益事业这份沉甸甸地责任。
400元钱让她温暖一生
2009年春天,“启民义工”的电话铃声响了,“我是一名打工妹,也想成为义工。”从那一天起,她成了义工中的一员,当时只有20岁的她为啥要当义工,这要从15年前的400元钱说起。
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抚养她们姐妹俩。赵伟8岁时,一位穿军装的叔叔前来看望她们,他是赵伟父亲的战友。望着这个贫寒的家,那位叔叔当即拿出400元钱,塞到赵伟姐俩的手中。
400元,在当时是她们全家一年的生活费。攥着这些钱,赵伟母女三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自此后,这位叔叔时常去看望她们,并送去各种生活必需品。从这位叔叔身上,她感受到曾经失去的父爱,这400元钱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洒下爱的种子。
渐渐地,赵伟长大了,2009年成了一名公交车司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她心里常常有一种感恩的想法:用一颗爱心回报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募捐一天只喝了一瓶水
夏日的骄阳灼烤着大地,站在大洋百货前的广场上,明显能感觉到来自水泥地面的热浪,头戴小红帽的赵伟和她的伙伴们,为了让13岁的巨鹿少年骆建虎重新挺直腰杆,在这里已经站了整整一天。
小建虎是不幸的,早在婴儿时期,家人就发现他脊椎弯曲,可高额的医药费让他的家人望而却步。13岁时,弯曲的脊椎严重压迫着他的心脏,使他生命垂危。义工们一起走访建虎的家,看着病危的孩子,赵伟那颗善良的心又疼起来。
她拿着建虎的照片,一遍遍向过往路人讲述着孩子的不幸遭遇,5元、10元、100元……红着眼圈的好心人们将善款放入爱心箱中。每次有人向箱子中投钱,赵伟首先说“谢谢”,然后深深地鞠躬,把一只只鲜花送给捐款者,一次次的重复动作直到夜幕降临才结束,但没人知道赵伟一天没有进食,只在中午喝了一瓶矿泉水。
赵伟说,“出门仓促,早晨没吃饭,又忘了带钱包,到了中午建虎家人请大家吃饭,尽管我肚子饿得咕咕叫,却不忍心花费救孩子命的一分钱。”
晚上回到家中,赵伟虚脱得没有一丝力气。尽管挨了一天饿,受了一天累,她却觉得,为了救小弟弟的命,吃再多苦也值得。得知建虎的病治好的消息,赵伟很高兴,从来没有感到这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