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黄骅“小草”爱心团打着地铺为孤寡老人维修房屋
        正文浏览次数:87
  2014/12/13 10:44: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11月22日,一个来自青县金牛镇大杜庄村的电话打到了黄骅市文明办,这位激动不已的打电话的村民是经过了一番“辗转”才找到这里的。他先是听说“表扬做好事的”应该找“文明办”,后来又通过114查号台查的电话。这位村民不为别的,只为感谢黄骅“小草”爱心团在他们村里的一件义举:为孤寡老人修屋。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小草”爱心团的组织者王俊华时,她不由得一愣:你是怎么知道的?当得知是热心村民非要表达谢意时,她也很是感动。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爱心行动,这次行动温暖并“轰动”了整个村庄。

 

  1

  去“坐席”先问孤寡老人

 

  王俊华是黄骅市吕桥镇孙正庄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多年来,她通过自己的默默付出带动起一个足有二三百人的爱心团队———“小草”爱心团(本报曾报道)。

 

  今年秋后的一天,王俊华去青县一个村“坐席”(参加亲戚家的婚礼)。去了以后,她“职业习惯”般地问一位亲戚,你们村上有孤寡老人吗?当得知“有”时,王俊华决定去走访一下。

 

  这个村就是青县金牛镇大杜庄。这次走访让王俊华心惊。她说,做了这么多年的公益,见过那么多的孤寡老人,但这个村4名孤寡老汉的生存状况还是让她吃惊。老人的房子已经破烂不堪,屋里脏得“插不进脚”。老人们穿得也很破,甚至有的就睡在一团破棉花套子里。

 

  见此情况,连陪着王俊华去走访的亲戚都掉泪了,说以前只知道这几位老人一个人过,但没想到过得这么艰难。

 

  王俊华当即拿出手机联系到爱心团的成员,通报了情况。当天下午,爱心团即给每位老人送去米、面、油及200元钱。

 

  2

  主动为孤寡老人维修房屋

 

  从那以后,爱心团成员们多次前来慰问,每次都带着米面油和慰问金。但越是与老人们亲近起来,爱心团成员们越是感觉到老人们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帮助,最为主要的,就是维修房屋。

 

  据介绍,这4位老人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76岁,其中有3位老人居住的房屋已经到了必须维修的地步也具备维修的条件。今年10月底,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爱心团队“进驻”到大杜庄。

 

  这支队伍很快“增员”到20来人。他们进行了分工,先是进行彻底清扫,在常年累月没人打扫的房子里,爱心团成员们有的呛得上不来气儿,但没人退出。清扫完以后,大规模行动开始了:铲墙皮、泥墙、抹白灰,而在屋里,爱心团专门雇来的一位师傅开始刮腻子,其他的爱心团成员开始吊顶子、平整地面、盘锅台……。

 

  5天的时间里,爱心团成员们将3位老人的房屋收拾得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爱心团还给老人们油漆门窗,在村里的协助下给老人们换了电线、插座,交了电费,还专门给老人们换上新褥子新被子新棉衣。这里里外外的焕然一新引来邻居们跟老人善意的玩笑:“就差一个新媳妇了!”

 

  3

  自带锅碗打着地铺献爱心

 

  在这当中,王俊华还抽时间帮一位老人办了一件“大事”。这位老人握着王俊华的手说自己愿意进养老院。为了帮老人实现心愿,王俊华多次到有关部门咨询,得知下一批很可能再招50个老人进养老院。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凭着一颗热心四处奔波,当得知她是为一位与她不沾亲不带故的孤寡老人忙碌时,与她相遇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十分感动。就在修房最紧张的时候,王俊华还“一身白灰”去跑这事,她的诚意得到了回报,她被告知,这位老人肯定会在下一批进入养老院养老。

 

  在这支爱心团队中,年纪最大的已经有60多岁,年纪最小的只有22岁。他们来自黄骅、海兴、黄骅港等地,有工人、农民、教师等多个职业,最远的一位来自邯郸,他还是通过本报对王俊华的报道而联系上“小草”的。这个团队带着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挤到村上好心人提供的房子里,年纪大的上炕睡,其他人只能打地铺。

 

  4

  义举“轰动”一个村庄

 

  11月22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那位要打电话“表扬”爱心团的大杜庄村民。这位村民不愿透露姓名。她说,这样的事情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些天,每当想起这件事,她都觉得很激动。

 

  这位村民说,当初“小草”爱心团的人给老人们送米面油,还送钱的时候,村上的人们还议论,有些人实在想不通这些人到底图什么。后来,当这些人住到村上,开始扑下身子给老人们收拾屋子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轰动”了,每天都有村民过去看,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看到眼前的场景后有的当场就哭了。还有人非要掏钱,被拒绝了。

 

  (据王俊华介绍,有两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坚持要捐钱,实在没办法,只好每人留了20块钱)。整个村子都在议论这件事,“这回我可是真亲眼看见什么叫‘雷锋’了。”

 

  这位村民说,她也曾打听过这些人的名字,但人家都不说。问多了,就说叫“小草”。这位村民还提到一个细节,她说,在修房的这些天里,这些好心人都是自己做饭吃,不管做了什么,都给那几位孤寡老人送去。有一次,收工收得太晚了,天早黑了,这些人到村上的小卖部买了挂面,然后又到饭店里买了饺子给老人们送去。这是为什么呢?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这些人担心自己煮完挂面再给老人送去,面就“坨”了,所以就买了饺子。说到这里,这位村民难以抑制自己的激动,一再发问:“我们对自己的父母都能有这么细心吗?”

 

  5

  爱心如星火般点点撒播

 

  在修房时,王俊华曾经跟村民们有过一段对话。“你们是国家给的钱吗?”“不是”。“那你们这里面是不是有大款?”“没有”。

 

  说到这里,王俊华不禁多说了几句。她对问她话的村民说,其实他们这些人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就是集合了大家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图别的,就图这些老人们能多得到些帮助,自己心里能有一份安定和快乐。

 

  记者了解到,从青县这个村庄“收工”后,这支“施工队”又来到沧县的一个村为一位孤寡老人维修房屋。11月22日,“小草”爱心团的两名成员又带着2000元钱赶到沧州,为本报报道的烫伤女孩捐款。

 

  王俊华说,这些年来,她和身边的志愿者们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重要的是“行动起来”。

 

  就像王俊华所说的那样,“小草”爱心团的爱心与付出也正像“滚雪球”一样壮大。记者当天晚上联系到了专程从邯郸来参加爱心行动的王先生。王先生说,他就是通过本报的报道联系上王俊华的,他计划以后就在黄骅找份工作,边工作边参加这些爱心活动。他说,人不能把金钱啊、物质啊看得太重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稿源:燕赵都市报责任编辑:赵鹏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