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刘金英)近日,在武强县街关镇南关村83岁的年画世家李鸿宾家中,发现了一块祖传的年画老字号“吉庆斋”牌匾,古色古香,因改为躺柜盖保存,牌匾的周边虽然被截去了一部分,但保存完好。
武强县街关镇南关,历史上是武强年画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歌颂南关年画作坊兴旺发达的歌谣:“山东六府半边天,不如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烟厚,抵不上武强一南关,一天唱了千台戏,找不到戏台在那边。”据年画世家李鸿宾老人讲,他家世居南关,祖上一直从事武强年画的刻印及销售,祖传分为“吉庆祥”、“吉庆和”、“吉庆斋”三个门店,都是“前店后厂”,以生产戏画、门神画之类的年画为主,而且都是自己刻板、印刷,忙不过来时还要雇临时工帮忙。这块“吉庆斋”牌匾,是他老爷爷亲手雕刻的,至今约150年左右。在“文化革命”中,因偷偷将其改为躺柜的盖子,才幸免于“四旧”被毁的厄运。
多年来,在武强南关一直传说明末清初有年画作坊144家。这块牌匾的发现,不仅是当年南关画业作坊繁盛的见证,也揭示了一家武强年画老字号的历史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