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11年久病床前有孝子 石家庄截瘫老人写诗谢儿孙
        正文浏览次数:110
  2014/12/13 10:43:4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一次事故砸断了何玉菡的颈椎,生命垂危,儿子的孝道创造了他生命的奇迹

 

  11年前,石市高柱小区的何玉菡被栽倒的吊车砸断了颈椎,大小便失禁,肺部感染,医院宣告生存的几率很小,即使侥幸存活,也会全身瘫痪,如果照顾不好,生命很难长久。他的儿孙用11年的执着爱心和精心呵护,创造了何玉菡生命奇迹。如今,这位老人不但能坐起来,而且还能站立,双手行动灵活,还练习书法,写诗感谢儿孙多年的照顾。

 

  现年74岁的何玉菡喜欢书法,他的房间墙壁上悬挂了很多他写的小楷作品,其中一幅作品写道:“我高位截瘫,吃喝拉撒睡,昼夜你照管,不怕脏累不嫌烦。百日床前无孝子,何况11年!你说报答养育恩,伺候老人理当然…… ”标题是:《谢谢儿子和儿子的儿子》。

 

  11月3日,高柱小区居委会主任赵珮说,这个家庭目前已被评为“社区孝老爱亲家庭”,下一步将申报区级“孝老爱亲家庭”。

 

  吊车倒了,何玉菡险些丧命

 

  何玉菡系石家庄市锅炉厂职工,一儿两女,大女儿16岁时夭折,老伴之后也去世了。他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压倒,依然热爱生活,和儿子何平安经常在小区广场上练太极剑,打少林长拳,祖孙三代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2000年4月15日,退休后的何玉菡到山西大同帮朋友建厂时,被突然栽倒的吊车砸倒,送当地医院抢救后,除了头部能动,四肢都失去了知觉,命悬一线。何平安闻讯赶到医院,医生说,何玉菡即使能侥幸活过来,也会终生瘫痪,一刻也离不开人照顾。

 

  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何平安有点儿蒙,他花光了医药费,把父亲接回家的第二天,就发现父亲的手脚肿胀,呼吸困难,急忙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见何玉菡大小便失禁,不停地腹泻,恐难以治愈,又担心同病室的患者有意见,拒绝他住院。何平安极力央求医生,医生才动了恻隐之心。

 

  用手给父亲抠大便,从没有怨言

 

  那时,何平安的儿子还小,妻子和妹妹体弱多病,不方便照顾父亲,他就一天24小时守在医院。40天后,医生说,何玉菡的命保住了,但四肢还是没有知觉,大小便依然失禁。回家后需要有人经常给他搓搓身子,帮他活动四肢,或许有奇迹发生。

 

  何平安期待这个奇迹,坚持11年如一日,每天处理父亲的大小便,给父亲擦洗身子、活动四肢、翻动身体。有时,他实在太累了,坐在凳子上打盹,可手却还在父亲的胳膊上捏来捏去。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何玉菡不再腹泻,而是变成便秘。当时,何平安没有一次性手套这个概念,直接用手给父亲抠大便。“爸爸,我的手洗了好几遍,还有臭味!”何玉菡回忆说,“可我儿子没有怨言,真是难为孩子了!”

 

  上行下效,孙子每周五打电话问候爷爷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父亲何平安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他的儿子小何。5年前,小何到北京当兵至今,坚持每周五下午给爷爷何玉菡打电话,鼓励爷爷自己锻炼身体,以便恢复四肢正常功能。

 

  何玉菡理解孙子的意思,以顽强的毅力进行体能训练,躺在床上或沙发上,不停地练习翻身和起卧,慢慢地,两只胳膊从没有知觉,到有知觉,再到能动手,能写字……

 

  走进何玉菡的房间,发现他的床边、沙发旁都有扶手,桌子下面还挂了个网兜,里面放着垃圾袋和用于接尿的矿泉水瓶。床前还有个特制的凳子,坐在上面可解大便。他说,现在他的俩胳膊活动自如,还能写毛笔字。可下肢仍无知觉,大便时仍需要有人帮忙。

 

  他觉得自己能有今天,全靠儿孙的孝心,于是就把这种孝心写成了诗。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