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次事故砸断了何玉菡的颈椎,生命垂危,儿子的孝道创造了他生命的奇迹
11年前,石市高柱小区的何玉菡被栽倒的吊车砸断了颈椎,大小便失禁,肺部感染,医院宣告生存的几率很小,即使侥幸存活,也会全身瘫痪,如果照顾不好,生命很难长久。他的儿孙用11年的执着爱心和精心呵护,创造了何玉菡生命奇迹。如今,这位老人不但能坐起来,而且还能站立,双手行动灵活,还练习书法,写诗感谢儿孙多年的照顾。
现年74岁的何玉菡喜欢书法,他的房间墙壁上悬挂了很多他写的小楷作品,其中一幅作品写道:“我高位截瘫,吃喝拉撒睡,昼夜你照管,不怕脏累不嫌烦。百日床前无孝子,何况11年!你说报答养育恩,伺候老人理当然…… ”标题是:《谢谢儿子和儿子的儿子》。
11月3日,高柱小区居委会主任赵珮说,这个家庭目前已被评为“社区孝老爱亲家庭”,下一步将申报区级“孝老爱亲家庭”。
吊车倒了,何玉菡险些丧命
何玉菡系石家庄市锅炉厂职工,一儿两女,大女儿16岁时夭折,老伴之后也去世了。他没有被生活的不幸压倒,依然热爱生活,和儿子何平安经常在小区广场上练太极剑,打少林长拳,祖孙三代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再次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2000年4月15日,退休后的何玉菡到山西大同帮朋友建厂时,被突然栽倒的吊车砸倒,送当地医院抢救后,除了头部能动,四肢都失去了知觉,命悬一线。何平安闻讯赶到医院,医生说,何玉菡即使能侥幸活过来,也会终生瘫痪,一刻也离不开人照顾。
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何平安有点儿蒙,他花光了医药费,把父亲接回家的第二天,就发现父亲的手脚肿胀,呼吸困难,急忙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见何玉菡大小便失禁,不停地腹泻,恐难以治愈,又担心同病室的患者有意见,拒绝他住院。何平安极力央求医生,医生才动了恻隐之心。
用手给父亲抠大便,从没有怨言
那时,何平安的儿子还小,妻子和妹妹体弱多病,不方便照顾父亲,他就一天24小时守在医院。40天后,医生说,何玉菡的命保住了,但四肢还是没有知觉,大小便依然失禁。回家后需要有人经常给他搓搓身子,帮他活动四肢,或许有奇迹发生。
何平安期待这个奇迹,坚持11年如一日,每天处理父亲的大小便,给父亲擦洗身子、活动四肢、翻动身体。有时,他实在太累了,坐在凳子上打盹,可手却还在父亲的胳膊上捏来捏去。
这样的日子不知过了多久,何玉菡不再腹泻,而是变成便秘。当时,何平安没有一次性手套这个概念,直接用手给父亲抠大便。“爸爸,我的手洗了好几遍,还有臭味!”何玉菡回忆说,“可我儿子没有怨言,真是难为孩子了!”
上行下效,孙子每周五打电话问候爷爷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父亲何平安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他的儿子小何。5年前,小何到北京当兵至今,坚持每周五下午给爷爷何玉菡打电话,鼓励爷爷自己锻炼身体,以便恢复四肢正常功能。
何玉菡理解孙子的意思,以顽强的毅力进行体能训练,躺在床上或沙发上,不停地练习翻身和起卧,慢慢地,两只胳膊从没有知觉,到有知觉,再到能动手,能写字……
走进何玉菡的房间,发现他的床边、沙发旁都有扶手,桌子下面还挂了个网兜,里面放着垃圾袋和用于接尿的矿泉水瓶。床前还有个特制的凳子,坐在上面可解大便。他说,现在他的俩胳膊活动自如,还能写毛笔字。可下肢仍无知觉,大便时仍需要有人帮忙。
他觉得自己能有今天,全靠儿孙的孝心,于是就把这种孝心写成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