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照片上这位老人自称家在石家庄,叫丁薇(音),干过环卫工;天气转凉,山西汾西县电视台李女士发帖帮老人寻家,引发山西河北两地网友关注
在山西临汾市汾西县县城流浪的老人,自称叫丁薇(音),家在石家庄。(网页截图)
寒冬即将到来之际,一位流浪老人在山西临汾市的出现,引起了山西、河北两地网友以及媒体的关注。这位老人自称是石家庄人,目前仍在山西临汾市汾西县城区流浪。
发帖人是山西临汾的网友,网名为“酸菜咸菜都是菜”。该网友在百度贴吧石家庄吧上发帖后,吧主将帖子置顶并飘红。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该帖共有150多个回复,3500多访问量。这则帖子,也引起山西、河北两地网友的爱心大接力,大家呼吁共同帮流浪山西的“石家庄老人”寻找他的亲人。
“她跟我们说她叫丁薇(音),我们就按照这个名字以及她说的年龄,通过公安户籍网找寻,结果没有找到任何线索。”汾西县民政局救助站蔡先生说。
网事
老人流浪街头,山西河北网友帮她找家
“天气逐渐转凉,我们这里的冬天很冷,希望我们大家都出点力,让老人回家,免得这个冬天无情。”从10月18日起,一则“这个流浪街头的老人是谁人母”的帖子,出现在百度贴吧石家庄吧上,而且被屡屡置顶。
发帖人是山西临汾的网友,网名为“酸菜咸菜都是菜”。该网友在百度贴吧石家庄吧上发帖后,吧主将帖子置顶并飘红。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该帖共有150多个回复,3500多访问量。这则帖子,也引起山西、河北两地网友的爱心大接力,大家呼吁共同帮流浪山西的石家庄老人寻找她的亲人。
“吧友们!展示咱们实力的时候到了,让我们谱一曲爱的接力!”一位网友在跟帖上说。因为发帖人将老人的照片贴在了网上,因此很多网友根据老人的衣着,分析老人应该是有家的人,只是因为神志不清等原因找不到家了。
有几位网友甚至专门跑到街上,去找寻张贴的寻人启事,确认是否系走失老人。一位网友在跟帖中说,看老人的穿戴好像是石家庄某个村的,如果说很富裕的话,可能是哪个城中村或是比较富裕的专业村。“反正很担心老人,我替石家庄人谢谢你。”该网友说。
几位在临汾的石家庄籍网友看到帖子后,在跟帖中表示,他们会到发帖人所说的临汾汾西县城去看看老人,一起帮老人找寻家人。
调查
发帖人:老人在山西汾西县流浪,自称家在石家庄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该网友的帖子后,立刻根据帖子提供的QQ号码与发布帖子的网友取得了联系。
联系得知,该网友姓李,在山西临汾市汾西县电视台工作。
李女士告诉记者,她最早看到老人大约是重阳节前后。最近几天,她在县城西大街附近常常看到一位老人乞讨,有时还到垃圾箱里找东西吃。因为看着老人可怜,于是对老人十分关心。
起初,李女士跟老人交流,老人总是说不了几句话,便不再与她交流。李女士说:“我能感觉到,她的神志不大清楚。”
18日早上,李女士再次见到老人时,老人的情绪不错,显得很高兴。“我立刻上去跟她交流了起来,结果这回她跟我聊了很长时间。”聊天中,老人说她今年60岁,家是石家庄的,而且老家那里条件很好。
老人还说,她有五个子女。两个儿子中有一个是开车的。说起儿子的电话号码,她总是重复着四个数字:1306,后面的就说不清了。“老人还提到了她的女儿,好像叫薇薇(音)。我能感觉到,她跟我聊天时,一定是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李女士说。
在李女士与老人交谈过程中,一位环卫工人从旁走过,老人立刻笑着说她也穿过这样的衣服,也扫过大街。聊天过程中,老人说她饿了,李女士便给她买来了早点。“我看到她乞讨,而且有时还到垃圾箱里找东西吃,真的是太可怜了。”李女士说,“我们这里现在已经很冷了,一定得尽快帮老人找到家。”
“不管老人是因为神志不清走失,还是其它原因,都希望儿女们尽快把老人接回家。”李女士说。李女士还与记者互留了联系方式,表示一起努力,尽快帮老人找到家。这几天,她会关心老人的生活情况。
汾西县救助站:老人身体不错,拒绝救助
李女士告诉记者,据她了解,老人应该是在重阳节前十多天就到了汾西县。在此之前,有人曾在汾西县农村见到过这位老人。她还告诉记者,当地民政部门在接到市民反映后,曾救助过,但老人拒绝救助。
昨天下午,记者与汾西县民政局救助站取得联系。一位蔡姓工作人员说,十多天前,他们根据市民的反映,找到了老人,并表达了救助的意思。但老人只在救助站呆了短短几个小时,就离开了。“接受救助是自愿行为,我们也没别的办法。”蔡先生说。
蔡先生说,汾西县城不大,流浪者也不多。因此,这位流浪老人便引起了很多当地人的注意。“老人的身体不错,走起路来很快。我们给她饭吃,她没吃就走掉了。”
提及老人的口音,蔡先生表示,因为老人自称是石家庄人,他们便找到到过河北的人,与老人交流后,分析老人的口音应该是河北方言,但是否是石家庄的不好确定。
“她跟我们说她叫丁薇(音),我们就按照这个名字以及她说的年龄,通过公安户籍网找寻,结果没有找到任何线索。”蔡先生说。
链接
老人单独外出,如何避免走失
城市越来越繁华,不少老人独自外出常因不同原因迷失,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各地尝试不同办法,避免老人单独外出走失,其中不少有借鉴意义。
石家庄市槐安西路社区:制作老人卡
为了防止辖区老人走失,2010年开始,省会槐安西路社区居委会专门做了写有老人资料的爱心卡。卡片上写着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以往病史、子女电话,还留下了居委会的电话。这种爱心卡,槐安西路社区居委会做了1000多张,送给辖区老年人。居委会书记张亚薇表示,辖区内老年人较多,屡次出现老人外出迷路的事,于是居委会想出做爱心联系卡的方法。
天津:开通免费呼叫系统
天津市开通95950免费呼叫系统,为走失的老人及脑病患者服务。老人或家属填写登记表,把老人的详细资料输入到网络中,由承办单位发给一个爱心救助牌,牌上写着救助电话95950及代表老人的编码。
杭州:手机定位保护老人
杭州市某公司利用手机定位服务,为走失老人家属提供一份“活地图”。只要老人身边带一只开通了手机定位业务的手机,通过这一功能查找老人行踪时,只要简单地发送一条短信,马上就可以收到老人所处位置的信息。
北京:佩戴绿色助老卡
为解决老人走失问题,北京市红十字会建立了痴呆走失老人救助网络。凡家有痴呆老人并愿意与北京市红十字会签订加入救助网络的居民,在填写一张助老卡登记表后,便可领到一个上有红十字会标记和999急救电话号码的绿色助老卡,上面有老人的编号。佩戴着这个绿色助老卡的老人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路人拨打电话999,999急救网络根据其助老卡背后的编号,很快就能在电脑里查到走失老人的家庭地址和联系电话。(记者刘勇峰)
编辑:张红梅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