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首页 >> 热点新闻 >> 省内老年新闻
唐山:耄耋老人日夜操劳只为唤醒"沉睡"九年儿子
        正文浏览次数:94
  2014/12/13 10:23:3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老母亲陈淑兰细心地为儿子清理鼻孔。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汪庆成 成贵民摄影报道)

 

     中秋夜刚刚过去,凌晨4时许,天还黑着,在唐山市古冶区林西三工房的家里,80岁的老母亲陈淑兰像往日一样,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为卧病在床的植物人儿子吸痰,然后摘下儿子喉部的金属制气管内套管,拿到厨房去用小刷子仔细清洗。紧接着烧水,准备为儿子洗脸擦身……9年来,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老母亲坚定地期盼着靠自己的辛勤操劳,让“沉睡”中的儿子重新醒来。

 

     今年已经43岁的儿子王成,是9年前的10月份因车祸成了植物人的。儿女们怕老母亲受不了打击,瞒了她两个多月。当她看见躺在病床上的儿子一动不动的时候,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是个多厚道、仁义的孩子啊,怎么会出这样的事情呢!”

 

     老人有5个儿女,王成是她的老儿子。他从部队复员之后,成了冀东油田的一名职工,并且娶了媳妇,有了孩子。谁能想到会出这样的横祸呢。

 

     老母亲坚定地说:“你们大伙都回去吧,我来照顾他。”她坚信儿子一定能够重新站起来,她期待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在医院里,儿子长期插着导尿管,导致尿血。老母亲看着心疼啊。她苦思冥想,竟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利用安全套和医用塑料管连接成一个导尿系统,随时可以排尿,又没有任何伤害。这个办法让医生护士们也很赞叹。

 

     每三四天解一次大便,都是老母亲戴上手套给他扣出来,再给他洗干净。每两个小时翻一次身,每天洗脸、擦身,再加上拍打按摩。

 

     80岁的老母亲,像看护着一个小婴儿一样,精心地为儿子擦洗。脸盆搁在一个小板凳上,她推着小板凳,用毛巾蘸着温水,绕床给儿子擦洗,从脸到脖子,再到胸脯、胳膊、肚子,再到大腿,擦完一边,翻一下身子,再擦另一边。

 

     为防止膝盖处打弯,再也直不起来,母亲给儿子脚腕处系了软布条,并且在两腿间细心地垫上软布。

 

     儿子从没有长过褥疮。今年这么热的天,她也没让儿子长一个痱子。

 

     因为儿子没有吞咽功能,喂饭是个难题,只有通过胃管把食物送下去。胃管比铅笔还细呢,必须把食物打成汁,要打得很细,连粥都要打磨上三遍,才能用注射器把食物打进去。西红柿的籽更要仔细地挑出去,以免堵住胃管。她记不得用坏了几个打汁机。

 

     她想方设法为儿子增加营养,除了鲜奶、饼干、大米、小米、豆类之外,食物中还要加上一把核桃仁、10个花生仁、四个大枣、一个鸡蛋,还有蔬菜等等。有时候还要加进去苦瓜炒肉一类的炒菜呢。

 

     听说核桃可以营养大脑,她记不得买过多少核桃了,光是今年过年以后就买了几百元钱的了。她把核桃一个个砸开,剥出仁来,放在水里泡软,然后和其它食物一起打成汁。

 

     她差不多每天都要砸核桃仁,可这么些年来,她没有舍得吃过一粒核桃仁。

 

     在老母亲悉心照料下,有一度儿子很见好转,可是因为癫痫发作,病情又恶化了。

 

     但是老母亲始终盼望着儿子有一天会醒来。

 

     儿子床头的收音机里总是播放着新闻或者歌曲,老母亲说是“叫魂呢”。

 

     每个月她都选择初二这天为儿子剃头,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

 

     她还不顾别人的反对,花钱为儿子买来广播里说的“好药”。她想:“万一要管事了呢?”

 

     老母亲是个苦命人,50多岁就没了老伴,是她一个人辛辛苦苦带大了5个孩子。

 

     她患有高血压、心绞痛等病症,大家都劝她注意点自己的身体,可她却一心只想着儿子:“等我死了,他要是会买个馒头,我也就放心了。”

 

     9年了,老母亲从没脱过衣裳睡觉,她怕因为穿脱衣裳耽搁了照看儿子。

 

     老母亲对儿女们知足,他们有功夫就常来帮她,买东西,收拾屋子等等。她感谢开滦林西医院呼吸内科的护士长刘丽,换胃管很不容易,有时得花上个把小时,刘丽总是随叫随到。她还感谢儿子原单位的领导,每逢过年过节他们也总来家里看望。

 

     卧床9年的儿子,如今看上去依然是面色红润。屋子里也闻不到一点异味。

 

     说起人们对她事迹的感动,老母亲只是平静地说道:“他是我的儿子,我是他的母亲。”

 

     世界上能有什么力量,可以让一个人永远朝着看不见曙光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呢?母爱,伟大的母爱!

 

     母爱如十五的明月,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

 

     稿源: 唐山劳动日报  编辑: 刘飞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廊坊市:“科技+养老” 赋能社区居家养老高质量发展
  • 2025/5/21 10:59:30
  • 从数据看老年大学发展变化
  • 2025/5/21 10:53:34
  •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 2025/5/13 10:23:12
  • 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可以申请补助
  • 2025/5/12 10:25:32
  • 推动新时代山东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走在前、挑大梁”
  • 2025/5/8 11:18:34
  •  热点文章导读 
    九九重阳节
    失独之后 养老之困
    长江沉船事故反思:低价夕阳红团常让老
    东光县七旬老农痴迷根雕成为民间工艺美
    让“银发红利”加速释放
    游子“微信红包”情暖家乡孤老 游子微
    一组关于敬老爱幼 石家庄幸福省会的图
    九旬老党员的人生坚守
    张家口八旬翁练成瑜伽达人 免费施教
    陈梅生一生献身革命
    黄骅72岁老人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
    失独家庭特别扶助金提高
    先啃老后甩老 被“榨干”的老人何去何
    社区养老产业的机会来了 中央财政将以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