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命在于运动”早已为世人所熟知。而运动养生既是中国传统养生学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如今的养生主题。那什么是运动养生,它有哪些特点和形式,又是怎样达到养生效果的?下面为你一一揭晓。
一、何为“运动养生”
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二、运动养生特点:
它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的保健活动。
三、具有养生作用的运动形式:
①散步:每日慢步,讲规律,讲持久,民谚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持之以恒,方可见功。
②跑步:提倡以适当的速度跑适当的距离,太短、太慢难于起到健身作用,太快、太长则以竞赛为目的而非健身了,须量力而行,要持之以恒,一般人选择跑步距离在800~3000米之间较为适宜。
③健身操和健美操:徒手操如早操、工间操、课间操,均属健身操类,目的在于全民健身,人人可行。时下流行的健美操,则要求更高,运动量更大,可以增强肌肉,使体形匀称健美,主要适应于中青年人。健身、健美器械有哑铃、杠铃、单杠、双杠、爬绳(爬杆)及各种健身器等,可选择自己适合和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但杠铃不适于未成年人,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单杠、双杠中一些复杂动作须有专人指导及保护,以免练习不当而受伤。踢毽跳绳,简单易行,可以大力推行。
④登山:是良好的户外运动,取其景致自然,空气新鲜,于怡情中健身,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之乐,由来已久。
⑤游泳:古代受气候的限制,不能四季皆行,但春江水暖,更衣游水,沐浴自然。
⑥武术:可分徒手及持械两大类,其目的既有技击格斗、御敌防身的一面,亦有强健体魄、养生延年的一面。在徒手健身术中,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多种。
五禽戏——为汉末名医华佗所创,历史悠久,相传其弟子习此而寿至九十余,至今沿习不衰。
太极拳——相传为元明道士张三丰所创,是目前练习最多、流传最广、门派颇多的一种健身术。
八段锦、易筋经,亦是常习的健身功法。从中国武术的大概念看,内家拳得于导引者多,以健身为首要,而技击格斗、御敌防身为次。
运动是形式,养生是目的。形式灵活多样,且可以自创,只要能够达到健身的目的即可。
传统的运动养生,经过历代养生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逐渐形成了运动肢体、自我按摩以练形,呼吸吐纳、调整鼻息以练气,宁静思想、排除杂念以练意的保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