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泻对症治疗
正文浏览次数:510
2014/12/10 22:37:09
来源:网友原创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明代名医龚延贤,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曾治愈明藩王王妃的膨胀症,被称为“国手”,赐为“医林状元”。在对于泄泻的治疗上,他认为,其病因有湿、火、痰、食积、寒、脾虚、肾虚、气虚等不同的方面。泄泻的脉象特征是“沉”,而兼有寒者脉象为沉迟,有热象者脉沉数,有虚象者脉沉而缓弱,有暑湿者则沉滑。
治疗老年人腹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症下药:
湿泻:由于伤于暑湿,或饮食不慎、脾胃不和、湿邪停留于胃肠而导致腹泻。症状表现有泻下如水,或大便每日数次、质稀薄、口渴、小便不利、舌苔腻、脉濡。治疗上宜化湿和中,可用胃苓汤(由苍术、厚朴、陈皮、生甘草、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生姜、大枣等利湿健脾药物组成)来治疗。也可以用豆蔻散(由肉豆蔻、甘草、厚朴组成)来化湿和中。
气虚泻:由于脾胃虚弱,导致泻出物完谷不化者,为气虚泻。可用益气健脾汤来治疗。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白芍、干姜、诃子、肉豆蔻、升麻、炙甘草、大枣等药物组成。
火泻。由热迫肠胃所致,症状有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粘稠,肛门灼痛,有里急后重感,口渴,小便黄赤,脉数等。可用加味四苓散(由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栀子、黄芩、白芍、甘草、灯心草组成)来清热止泻。
痰泻:由于积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因而导致腹泻。症状有时泻时止,或多或少或泻下如胶,头晕恶心,胸腹满闷,脉弦滑。可用加味二陈汤(由陈皮、半夏、茯苓、苍术、厚朴、砂仁、山药、车前子、生姜、乌梅、灯芯草组成)来化痰止泻。
寒泻:由于寒邪侵犯肠胃所致。症状有肠鸣腹痛,食物不化,泻下稀水,四肢冷,口不渴,舌苔白,脉沉迟等。可用附子理中丸(由白术、茯苓、干姜、人参、砂仁、厚朴、苍术、制附子、炙甘草、生姜组成)来除寒止泻。
食积泻:由于食积不化引起的腹泻。症状有胸腹饱闷,嗳气腐臭,腹痛则泻,泻后痛减,舌苔腻,脉弦紧。可用香砂平胃散(由苍术、陈皮、厚朴、白术、茯苓、半夏、砂仁、香附、生姜组成)以理气化积。下可用保和丸(由神曲、山楂、陈皮、连翘、莱服子、茯苓、半夏、麦芽组成)以消食导滞。
脾泻:由于脾胃虚弱,导致腹部胀满、肢体发沉疲乏、面色萎黄、腹泻、大便稀溏等症状。可用扶脾散(由莲子肉、陈皮、茯苓、白术、炒麦芽等组成)以健脾止泻。
肾泻:又名五更泻,指清晨黎明时腹泻,泻下清稀,完谷不化,腹部发冷,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可用二神曲(由破故纸、肉豆蔻、大枣、生姜等组成)以温补肾阳。此方加入吴茱萸、五味子即为四神丸、补肾作用更好。
(责任编辑:xhcen)
热点文章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