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四季养生
乍暖还寒 “春捂”也得“捂”对地儿
        正文浏览次数:241
  2021/4/19 10:20:47    来源:    作者: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开春儿,正是万物复苏、气温升高、早晚温差变大的时候。“一冷一暖”之间,最容易生病。这个时节可别忘了“春捂秋冻”这个经典的养生法则——今天,我们就来详解一下,这其中的道理和关于“春捂”的各种问题。

    “春捂秋冻”是有科学道理的

    “春捂秋冻”包含了季节养生的精髓,这也是“天人合一”最朴素的体现。冬季到春季,是阳气逐渐生发的时候,但冬季的寒冷仍未彻底退去。此时,如果过早换上薄衣服便会受寒而伤了阳气,同时使肌肤腠理闭塞而影响阳气生发。因此,春季适当地“捂”可以帮助身体阳气顺利生发。此外,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邪气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而秋季则相反,夏季的炎热仍未退去,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当冻一下,可以让肌肤腠理紧密,而帮助身体阳气的“收敛”。这还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捂”到这个程度就算到位了

    说起“捂”,大多数人都知道是穿厚点。但是问题来了,多厚算厚?捂到什么程度?每个人体质不同,对寒热的耐受程度也不同,所以“捂”的程度自然也不同。当你觉得自己穿的衣服足够让周身及四肢温暖,甚至达到稍活动一下就可以微微冒汗,这算“捂”到位了。

    北方的初春还会有倒春寒,寒意十足,所以“春捂”就更重要了。但随着气温上升,到了暮春时节,一天里你都觉得周身温暖的时候,就不必再捂着了。而随着方位的南移,温度也是逐渐上升的。南方的朋友则更应该灵活处理,尤其初春的早晚还是有必要“捂”的。

    这四个部位最应该“捂”

    头颈部: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最容易散掉;颈部上承头颅,下接躯干,称得上人体的要塞。颈部受凉,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甚至诱发眩晕、大脑供血不足等不适。

    脚部:寒从脚起,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过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裤、露出脚踝,都会增加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

    腹部:腹部温度太低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出现,所以腹部保暖是保护胃、脾、肠,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很好的方法。

    背部: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概率;后背如果受寒,容易阳气不足,有碍阳气升发。

    “春捂”也要因人而异

    不“捂”不行,“捂”过了也不行。“捂”的程度应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春季,蓄积于体内的阳气外发,若内藏阳气过多,就会化成热邪,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部位出血,以及头晕目眩等症状。“春捂”更多适用于平时体质虚弱的年轻人、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儿童。而对于青壮年,尤其是那些体质偏于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

  (责任编辑:hbln1)

相关信息
  • 盛夏多吃四类“豆”
  • 2023/8/7 10:27:01
  • 四大症状警惕慢性肾炎
  • 2023/8/7 10:25:49
  • 黄宗江 做到“七伴”享高寿
  • 2023/8/7 10:24:48
  • 邹燕勤 养生先要养肾
  • 2023/5/17 9:58:34
  •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心绞痛
  • 2023/5/17 9:57:2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