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长寿百科
   冬病夏治10大误区 你中招了吗?
        正文浏览次数:730
  2014/12/10 22:36:22    来源:网络媒体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指导专家
   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耿立梅
   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耿少怡
   石市中医院脾胃科主任郑彩华
   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郭树繁
   省中医院骨一科副主任徐国华
   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何立
   上周六在农历上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即夏季入伏的头一天。这一天,不少人纷纷来到医院进行“冬病夏治”。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冬病夏治”这个词儿,它已逐渐成为中国老百姓推崇的治疗方法。有的人把冬病夏治当作治病的主要手段,而有的人将它视为预防疾病的保健手段,不管有用没用都要来医院扎堆治疗,更有甚者把冬病夏治看成包治百病的秘方。
   现场调查
   “三伏贴”火
   各大医院争相开展
    7月13日是今夏头伏的第一天,记者13日在河北省中医院、石家庄市中医院走访时发现,虽然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并未影响和减少赶往医院贴伏贴的患者。
   9时许,记者在河北省中医院门诊大厅看到,为方便患者贴敷,十余个科室医务人员在此迎接贴敷患者,提前把关是否适合贴敷,并为适合者登记填单子。记者注意到,在呼吸科门诊男女分开的贴敷室外,分别有十几个人排队等候。
   “三伏贴”如此火爆,效果到底如何?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患者。一位已经贴完的张阿姨告诉记者,因为患有咽炎、气管炎,一到冬天就经常咳嗽,久治不愈。因此,她一听到有什么好的方法,就赶紧去尝试。前年夏天,她在朋友的介绍下,到医院呼吸科贴敷门诊接受冬病夏治,结果贴了之后,当年冬天症状就明显少了,发病时也没那么严重了。此后,伏天来贴敷就成了习惯。在贴敷门诊,像张阿姨这样持续贴敷的市民还不少。
   而家住长安区的罗大哥一大早就带着三岁半的儿子来到儿科门诊,“我儿子比较瘦弱,加上平时不好好吃饭,一到冬天鼻炎就犯,听朋友说“三伏贴”效果不错就来试试。我觉得多多少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吧?”
   在省中医院门诊大厅发放的宣传页中,记者看到“三伏贴”宣传能治疗的疾病是五花八门:除了经常听说的小儿及成人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之外,还有颈肩腰腿疼痛、失眠、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疾病,除此之外还有肝肾亏虚引起的神疲乏力、反复紫癜等症状。当然,每个科室在宣传中都表示,该科研制出多号方子,会辨体贴敷。
   近几年,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冬病夏治的疗法越来越火,备受患者青睐。由于市场庞大,不仅各大医院陆续开展冬病夏治活动,中医诊所也打算来分一杯羹。13日下午,记者还走访的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等8家中医类诊所,其中位于维明大街上一家中医诊所坐诊医生表示,正在研究具体日期,有开展贴敷疗法的打算。
   专家解析                
   原理:
   可调节人体阴阳
   不过,本报记者在省会各大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大家对“冬病夏治”存在不少误区。下边就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讲解吧。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应用中药散剂,加入药汁调匀,贴敷于人体体表相关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河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郭树繁进一步介绍说,通过“冬病夏治”可以提升人体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样就会减少冬季多发病的症状,促进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变。
   范围:
   适合于遇冷就加重的疾病
   那我们经常说的“冬病夏治”,这个“病”指的是哪些病呢?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何立说,所谓“冬病”,顾名思义就是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或者是在冬天加重的疾病。这些病往往在夏季处于缓解期,如果在夏天治疗,冬季发作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事实上,‘冬病夏治’最早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咽炎等疾病,后来逐渐延伸到颈椎病、腰腿疼、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这些都是遇冷就会加重的疾病。”
   方法:
   不只有“三伏贴”一种方法
   很多人认为冬病夏治只有“三伏贴”一种。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耿立梅说,“事实上,‘三伏贴’是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病人贴完就可以走了。但冬病夏治的方法不仅仅是‘三伏贴’,目前我们科还开展了很多中医外治疗法,比如针对脾肾阳虚的患者,我们有一种督灸疗法,就是把药物敷到督脉上(也就是脊背的正中线位置),然后进行艾灸。除了这一疗法之外,我们还开展了中药内服、拔罐、穴位注射、自血疗法、按摩等方法。不仅仅是我们科室,其他科室也都有相关的医疗方法。但因为时间、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效果等因素,医生们侧重的多是‘三伏贴’。”
   “如果患者处于疾病的发病期,不能进行贴敷的,可以选择其他方法。”耿立梅说。
   认识误区:
   误区1   
   “三伏贴”包治百病
   ■耿立梅: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室开展了冬病夏治的方法治疗疾病,但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气候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治病养病。冬病夏治最理想的病症是呼吸系统疾病,比如:小儿及成年人哮喘、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
   记者采访期间,一位老人带着外孙女找到耿立梅,老人希望耿立梅给外孙女鼻翼两侧再贴两个“三伏贴”来治治鼻炎。耿立梅一再向老人解释,她外孙女贴的“三伏贴”除了治疗咳嗽,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她患的是过敏性鼻炎,可以配合吃点中药,贴“三伏贴”没有明显效果。
   这位患者就存在一种误区,认为“三伏贴”包治百病,其实并不是所有疾病都能贴“三伏贴”或其他冬病夏治的方法,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些方法。另外,冬病夏治期间患者也不要自行停服所使用的药物,能否停药应经过医生指导。
   误区   :发泡越多越好
   ■耿立梅:用药后局部出现潮红、微微发红、轻度出水泡是正常的皮肤反应。出现适度的皮肤反应疗效会更好,但出现奇痒难忍等症状,应该立即去掉药膏。尤其是皮肤过敏的患者一定要告诉医生,尽量不要贴敷时间太长,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感染。另外,如果是第一次贴敷或易起泡者也以一小时到两小时为最好,不要贴太长时间。
   如果贴敷期间出现皮肤发红、发泡、瘙痒,可以用热毛巾热敷;出现发泡,可以应用无菌注射器将渗出液抽出来,如果泡破溃了,别用水洗,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再用龙胆紫或碘伏涂抹,或到医院进一步处理。   
   ■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贴敷 ■摄/本报记者张彬楠
   误区3:小孩是纯阳体质无需贴敷
   ■耿少怡:这里所说的“纯阳”和“三伏贴”的“助阳”是两种概念。“纯阳”是指孩子生机旺盛,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任何东西都是向上、不断完善的。我们儿科的“三伏贴”主要起振奋阳气的作用,祛除寒湿,进而调节身体机能,而不是大补阳气。这与成人的“三伏贴”是不同的。     
   另外,小孩生长发育比较快,一旦外感寒邪之后,就容易引起一些疾病,所以这时候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4:儿童也要贴够4小时
   ■耿少怡:每个科室使用的药物都是独特的,儿科也不例外。我们科室的“三伏贴”是把中药经过粉碎机加工成很细的面儿,然后按照一定的配比装到特定的容器当中,使用时再用醋或者姜汁调配而成的。这些配方的疗效是经过很多年的验证,固定下来的,当然也会有新的成分加入。与其他科室不同的是,因为小孩的皮肤比较娇嫩,这类药物通常比较温和,贴敷的时间也比较短,一般是2~4个小时。就算是这样,有的孩子也会出现起泡的情况。因此,如果孩子皮肤特别痒,要早点拿下来。   
   ■省中医院儿科医生正在为小孩进行穴位贴敷  ■摄/本报记者任全军
   误区5:无症状也可预防疾病
   ■耿少怡: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发现,贴敷的有效率还是比较高的。根据有的医院针对“三伏贴”做的临床观察显示,贴敷后孩子的既往发病率明显减少。至于通过“三伏贴”来预防疾病的效果如何,就不好评价了。但如果期待贴完之后不得病,就是陷入贴敷的误区了。
   总的来说,要想达到预防最佳的效果需要通过家长正确护理、生活习惯的控制及医生的干预相结合。
   误区6:网上买的“三伏贴”一样有效
   ■郑彩华:我不建议大家在网上购买“三伏贴”。一是,消费者无法辨证施治,以长期喝酒脾胃不适的人及身体比较肥胖的人为例,这些类型的人考虑多以湿热为主,就不适合选择贴敷。再者,中医讲究“四诊合参、望闻问切”,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从症状上就能确定体质,有时候火瘀到身体内也会出现怕冷、畏寒的假象,如果这时候进行贴敷,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此外,网上的药物成分多不明确,不良反应也不是特别明显。
   还需要提醒的是,大家都知道肉桂、小茴香等属于祛寒的药物,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可以随意购买,甚至是加工后口服。前几天我值夜班,抢救了一个小伙子。他就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祛寒的方子,但服用后不到五分钟,便出现了嘴部、四肢发麻、头晕等症状。
   误区7:只有头伏贴效果最好
   ■郭树繁:每一伏的头一天,是贴敷的最好时机。如果错过了这天,错后一两天贴,效果也是可以的。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中伏、末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除此之外,消费者最好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以前贴完药饼。这是因为一年中春夏是阳气上升,秋冬是阳气下降。而一天之内是上午阳气上升,中午后阳气开始下降。中医认为,上午人的穴位、毛孔会充分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到体内。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而且医生和患者也都做不到这点。
   误区8:贴了之后就有反应
   ■郭树繁:贴敷属于一种中医的外治疗法,疗效不是近期就能表现出来的,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这样能起到巩固的作用。另外,三九和三伏可以结合着贴,这样作用会更明显。除了“三伏贴”,其他疗法也是一样的,都贵在坚持。
   需要提醒的是,中医讲阴阳平衡,如果没有适应症,单纯是因为年龄大了想多贴几年预防保健,我个人不太建议,也没有必要。
   误区9:随便选个方子就行
   ■徐国华:我们科室的贴敷主要有四种药方,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选择合适的药方。比如说1号方是以预防为主的,如长期坐办公室的人,通过拍片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时常感到腰疼、脖子疼、浑身僵硬等,我们把这类药物定为1号方;2号方则是以血瘀型为主,这样的患者通常是患有一些疾病,但往往出现久坐久站的时候症状才会加重,活动开了就不疼了;还有就是以外感风寒湿邪为主的3号方,如有的人一到阴雨天病情就会加重,这样的患者就可以选择3号方等。
   除了药方不同之外,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医生选取的穴位也不同,比如腰间盘突出,可以选择夹脊穴、肝俞穴等穴位进行贴敷;如果是颈椎病、关节炎、关节风湿痛等则选择不同的穴位。
   误区10:贴敷没有啥副作用
   ■徐国华:这种观点肯定是不正确的,首先是药三分毒。另外,久病体弱、消瘦的人,或者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要谨慎选择贴敷,或者贴敷的时间稍微短一些。
   还有就是血糖控制不平稳的糖尿病患者,也要减短贴敷的时间甚至是不贴。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破溃、伤口难愈合等情况,很有可能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有不少人说,最大的副作用不就是过敏吗?有数据统计,如果药物的刺激性比较大,会有10%的患者会出现各种反应,有的是起小水泡,有的是红点或红斑,但有的患者会发展为全身性过敏反应,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这些患者一定不要盲目跟风。
   像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老寒腿、膝关节炎等疾病,最主要的保健方法就是保暖,不能着凉。再有就是适当的运动,当然由于病痛位置的不同,运动的方式也不同,比如说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练习燕飞、倒走等;颈椎病患者可做一些颈椎操;膝关节患者则可以选择不负重的锻炼,如空蹬自行车或在足踝的位置放点重物等。
   耳鼻喉
   ●适应症:鼻炎、喉咽、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喉源性咳嗽等属肺、脾、肾虚寒者
   ●禁忌症:疾病急性发作期
   儿科
   ●适应症:年龄为1岁~14岁,反复感冒、肠胃不适、厌食肺炎、哮喘、扁桃体炎、咽炎等
   ●禁忌症:疾病的发病期
   呼吸科
   ●适应症:呼吸道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等
   ●禁忌症:正在发烧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期;咳血、支气管感染扩张等急性发作期
   脾胃科
   ●适应症:主要针对脾胃虚寒、慢性胃炎、慢性胃溃疡、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结肠炎等疾病
   ●禁忌症:湿热型的人群,比如比较肥胖、痰湿,火气比较旺盛的人
   骨科
   ●适应症:主要是以骨科常见病为主,如腰间盘突出、颈椎病、膝关节炎、肩周炎等
   ●禁忌症:处于发热的急性期,如湿热型的关节炎,一摸就特别热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专家揭秘流传两千年的“长寿经”
  • 2015/7/24 10:12:31
  • 专家:人均寿命有望达百岁
  • 2015/7/10 15:15:05
  • 胖老人要当心六种病!
  • 2015/7/9 15:31:43
  • 老年人锻炼身体别陷入误区
  • 2015/6/16 16:07:39
  • 掏耳朵你常犯的4个误区 不可不知3点
  • 2015/5/21 15:04:33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