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医大师这群人总是显得很神秘。他们研究了一辈子中医,个个都是高寿。中医到底给了他们什么秘诀?这五句话,是四位国医大师活了一辈子的总结,句句都是在救你。
■路志正:
养生最怕过
1.饮食不能过:生活条件好了,老人饭食越来越好。“好东西面前,往往控制不住食欲,一不留神就容易吃过头。要把握一个原则:“粗细好坏”都要吃,但都不能过。
2.穿衣不能过:穿衣过多,身体易出汗,阳气不能泄越,便干扰了人体阴阳平衡。“不能怕麻烦,衣服要随时增减。”“穿衣太紧,不透气,病就爱上身。”温热不透气,中老年女性就容易感染尿道炎,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病。而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也是最怕热的。又紧又厚的冬衣,也会给前列腺炎的发作提供适宜的环境。
3.运动不能过:越是天冷,越不能躲在屋里不运动。多运动,就可以保持大便通畅。老年人常常有便秘的困扰,多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这个麻烦。但运动不能太过,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就适得其反了。
水湿排不出去,惹来一身病
有一个体形偏胖的中年人,他平时血压偏高,经常服用降压药。后来,他的食欲不太好,胃部老觉得不舒服,身体还有点疲倦,这些症状很像肝炎。于是,他急急忙忙跑到医院做了检查,但结果显示他的肝功能正常。这个病人就觉得很奇怪,跑来问我。
我问他最近有什么不一样的习惯,他说,也没什么,就是最近喝水比较多。
原来,他因为自己血压比较高,担心哪天得脑血栓、脑中风,听人说多喝水能稀释血液浓度,于是每天都会强迫自己喝很多水。
我告诉他,他之所以没有食欲、吃饭不消化,就是喝水太多,胃里积了太多的湿气造成的。
■孙光荣:
养生先养慈悲心
心态平和、为人忠厚,气机自然顺畅,身体也就能阴平阳秘,气血平衡。如果心胸狭隘,满脑满心都是羡慕嫉妒恨,斤斤计较,什么养生也没用。
养生除了有一个好心态,最重要的莫过于饮食。注重一点,过酉时(下午5~7点)不食。
因为过了晚上7点,进食不易消化,既为脾胃增加负担,也易使人发胖,导致疾病丛生。日常多喝绿茶,每餐不可缺蔬菜,一日三餐,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吃少。
■颜正华:
养好肾才更长寿
肾有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把肾养好了,身体自然就会少生病,更长寿。养生最主要的是养肾,我以前吃些普通的养肾保健药物,后来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用药经验,配伍出一个泡酒方:地黄、枸杞子、黄芪、茯苓适量,放到1000克红酒中,放一月左右就能喝了,我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御寿酒。
这个酒方重点考虑了肾和脾两个方面,像地黄、枸杞子负责补肾,黄芪、茯苓能健脾,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药物,不温不燥很平和,晚上喝一点既养脾又养肾,对睡眠也有好处。
■邓铁涛:
午间散步,采阳养生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正午是一天中自然界阳气最盛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也达到了一天中相对旺盛的状态;选择这个时候背部朝阳散散步,可进一步提升体内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加快新陈代谢,从而起到采阳补肾的作用。
不少老年人身体虚弱,怕冷、疲劳、腰膝酸软冷痛、气短乏力、夜尿多,还有经常感到精力欠佳、困乏嗜睡的年轻人,都可以学学这个“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