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堂 >> 心理健康
庄子论养生
        正文浏览次数:221
  2014/12/10 22:35: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战国时庄子撰写的《养生主》是一篇讨论养生问题的专门文章,“主”有“要领”之意,“养生主”就是养生的要领。那么,该篇到底讨论了哪些养生的要领呢?

  一曰顺应自然

  该篇开宗明义即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前半段的表层意思是,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的海洋却浩瀚无边,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那就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而难以自拔。这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不要过分积极地追求身外之物,它不仅是难以如愿以偿,而且会摧残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应当听从庄子的告诫:“缘督以为经。”意思是说,人们必须顺应自然的“中道”以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不要拼命追求外物。紧接着他所讲的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也含有顺应自然之意,要求人们做任何事都要摸索事物的规律,以避开是非与矛盾的纠缠,因而“故事”的结尾说:“善哉!吾闻疱丁之言,得养生焉。”只要人们能顺应自然、“依乎天理”,就一定“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心,“可以尽年”。

  二曰忘却情感

  该篇在强调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劝告人们要忘掉情感。对此,它是以人们“吊唁老聃之死”而展开议论的。老聃死,“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悬)解。”大意是说,老聃死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聚在一起来哭丧呢?这是由于他们把生死看得太重,从而情不自禁地对死者哭诉起来。其实,生与死都是很自然的事,生是应时,死是偶然,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人们应当认识到,喜生悲死是违反常理的,只要安于天理和常分,顺应自然和变化,解脱生老病死的苦乐,那么哀伤或欢乐就不会进入人们的心怀了。

  三曰不为物累

  就是不要因贪图外物而损害自己。这里的“物”所指范围是广泛的,可用名与利来加以概括。一个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他就会获得健康而永葆青春。前述顺应自然与忘却情感两条养生要领,实质上也含有不为物累的意思,且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应当指出,庄子的上述三条养生要领,对保持身心健康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由于它以老庄道家的“出世”哲学思想为指导,因而具有明显的消极性质。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天凉寒气入侵 深秋养生留意6大部位
  • 2015/10/19 14:23:26
  • 秋季养生 老人不妨早吃饭
  • 2015/9/9 14:49:01
  • 老人如何进行五脏养生
  • 2015/8/7 14:44:01
  • 彭玉:每天都做养生操
  • 2015/8/4 15:34:29
  • 每天坚持两动作 防病养生还增寿
  • 2015/7/24 16:49:14
  •  热点文章导读 
    老人吃苋菜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 脸部大
    老年人可通过自我劝慰防止发怒
    石家庄百岁老人揭长寿秘诀 心态好是关
    老人防衰老该怎么做 健身+饮食同防衰
    老年人浴室洗澡要注意水温 不能忽视室
    老人也需要玩具
    为啥听力好的人更长寿?
    香菇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感冒应分症食疗
    学学活百岁的健康秘笈
    老年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有恐惧感
    年龄越大 骨质流失越快
    别再迷信“癌症出国治”
    吃黄色蔬菜防老年痴呆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