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前,笔者来到龙口市下丁家镇常胜庄孙秋莲家,她从冰箱拿出冰爽的洋梨招待记者,却从窗台拿一个洋梨给婆婆。“这个晒热了,老人吃了不伤胃。”孙秋莲说。
孙秋莲就是这样,给婆婆开小灶30年。村里熟悉她的人都说:“这个‘傻’媳妇什么都想着老人,不顾自己,落了一身病。”
孙秋莲今年53岁,上有老,下有小。1983年,她和丈夫结婚半年,公公瘫痪在床,她也刚刚小产。为照顾公公,她不顾虚弱身体,冬天去河里给公公洗尿布。公公瘫痪4年,她一直悉心照料,却落下腰腿疼的毛病。
当时,生活拮据,没钱给公公买药。她和丈夫卖梨,每天卖20多元,拿出15元买药,所剩无几。为了省钱,她不肯在外面吃饭,下午3点多回家。孩子饿得哇哇叫,她却先给公公婆婆做点白面面条,自己和孩子吃玉米面饽饽。有时赶集卖得钱多,她会买几个肉包子,回家给公婆吃,连小女儿都捞不着。虽然生活艰难,但两个女儿格外懂事,有了好东西,最先想到爷爷奶奶。
公公去世,孙秋莲给婆婆开小灶的习惯一直持续至今。婆婆爱吃包子,她就换着花样做,各种时鲜蔬菜,都变成包子馅。
如今,孙秋莲94岁的婆婆笑眯眯坐在沙发上,脸色红润,头戴发卡,头发一丝不乱。“看老太太的气色,就知道儿媳妇伺候得好。”邻居夸奖,孙秋莲却说,照顾老人是分内事。说完,拿起葡萄,剥给婆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