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东区 东站街道
“闺女,我有个事儿啊,想跟你说说……”1月7日,81岁的孙大娘走进沈阳市大东区蓝山社区,目的就一个——唠嗑。
去年,大东区蓝山社区创办了老年聊天室,专门陪老人聊天。记者昨日针对老年人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在众多生活服务中他们最需要的就是陪聊,占了62%。
说起当初办老年聊天室的初衷,蓝山社区书记吴春英说:“我就发现,很多老人来社区办事,办完事不爱走,跟工作人员说点儿这说点儿那。既然这么多老人爱唠嗑,咱就办个聊天室呗。”
老年聊天室在2012年正式成立。吴书记说,聊天室为老年人提供了电话聊天、面对面聊天、老人茶话会等多种方式。最近,他们还尝试为老人提供视频聊天的服务,“我们打算把一些老人外地儿女的QQ号征集来,帮他们与外地儿女视频通话,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亲情。”
“社区提供家政服务、维修水电、陪就医、陪聊天等这么多服务,您觉得平时最需要的是哪个?”记者问。
孙大娘很干脆:“聊天我们老年人最需要,谁家里能成天有事儿啊,但我们老人最怕的就是闷得慌。”
吴书记说:“老人们找我们聊天,到我们这来了,你就得听他们怎么说,有时候他们不一定非要求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心里不舒服想找人倾诉,你连哄带劝的,他就可以很高兴。”
记者了解到,老年聊天室的做法获得了大东区东站街道的认可,并已开始在其他几个社区推广。
问卷调查(老人) 老人最怕闷,最爱聊儿孙
记者通过调查80名老人发现,在提供的众多生活服务中,老人最渴望有人陪说话。“儿女总不在家,成天看电视也闹心,不如跟邻居啥的遛遛弯、唠会嗑。”73岁的刘俊阁说。吴书记也表示,老人其实还是最需要儿女的陪伴。■本组图形 聂晓松
问卷调查(青年)
近四成青年人一周只跟父母聊一两次
记者调查了60名年轻人,在亲友中,年轻人与父母沟通得最少,仅占6%。“我妈说的事儿我压根就不关心,就索性不说了。”刘女士的话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