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大冶有这么一句俗话:“一代管一代,孙儿不管奶。”在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泉塘村七组,曹茂阳老人一家却是个例外。曹茂阳今年98岁了,生活已基本不能自理。儿子儿媳洗衣做饭,孙儿孙媳端茶倒水,连十几岁读初中的重孙,也是不甘落后跑前忙后嘘寒问暖。一家五代同堂,四代孝老爱亲,和睦相处,爱心接力,并且照顾村里独居老人。
爱在比拼 儿媳孙媳争着照顾老人
村里人都说98岁的曹茂阳老人是个苦命人,一生坎坷。膝下有四子,老伴在四儿子出生6个月后,就身患重病去逝,留下他独自一人撑起一个家。1968年老人大儿子去世,剩下孙儿曹树申。
1983年,陈翠莲嫁给曹树申,正式成为了曹家大孙媳。从此,照顾祖父曹茂阳的重担,自然而然地就落在她这个大孙媳的身上。今年47岁的陈翠莲,没读过多少 书,但她记住这么一次话:“百善孝为先”。陈翠莲长年赡养老爹爹,为老人收拾房间,浆衣洗裳。
曹茂阳老人年迈多病,大小便失禁,经常拉肚子,床被、衣服隔三差五地就被大小便污染了,满屋臭气,但是陈翠莲从不嫌弃。前年大年初一,正是一家人团聚欢喜的日子,老人吃了个油腻的团年饭后,肚子不舒服,晚上把刚刚换洗新床被弄脏了。陈翠莲二话没说,忍着难闻臭气,亲手在冰冷的水中搓洗。
从此,对待老人一如既往,反而照顾得更加悉心体贴,让老人每天穿得干净舒爽,老人的房间整洁清新。一日三餐端茶送水,经常买营养品老爹,调理老爹的身体,老人晚上要喝水,她就给自己定了个闹钟,半夜起床,给老人定时端茶送水。老人生病了,急忙到医疗室接请医生治疗,让老爹过着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乐度幸福晚年。
49岁罗杏兰,是曹茂阳老人的四儿媳,也是个能干的贤惠女人。2008年到大冶玻璃厂上班,去年年初搬回家中,也开始照顾老人。回到家中,孝顺的她也是不闲着,不甘落后,也为了减轻陈翠莲的负担,她和孙媳陈翠莲争着帮老人洗衣做饭端茶倒水。
爱在接力 上初中的重孙也会照顾太爷
孝老爱亲,在曹家已经蔚然成风,上行下效。有其母必有其子。母亲陈翠莲的孝顺公公,也无形之中让还在读书的儿子曹文建耳濡目染。
曹文建正在大冶读初中,每天早出晚归。早晨天刚刚亮,曹文建都会到太爷的房间看看,太爷的被子要是没有盖好,他就蹑手蹑脚地帮太爷盖上。太爷起床了,他就给太爷倒杯开水再回去上学。
晚上放学回家,他首先就是要看太爷。“太爷我给你去倒杯茶,给你捶捶背。”这样的嘘寒问暖,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每次都会把太爷照顾好了,曹文建才会回到自己房间做功课。半夜起来上卫生间,小文建也不忘看看太爷睡好了没有,有没有摔着,或者被子掉了。
四儿媳罗杏兰的女儿曹秋容,今年20岁的她,就读于武汉某学院,明年6月份大学毕业。今年下半年开始实习,为了照顾老人,放弃了年内实习的机会,协助母亲罗杏兰,照顾老人。母亲不在的时候,她就帮忙做做饭,给老人端茶倒水。
爱在传递 独居老人也一样照顾
村里人常常说道,“曹家媳妇,不仅照顾好自家的爹爹和公婆,还把这种爱传递到街坊,村里的独居老人70多岁的陈太婆一样照顾。”
陈太婆,是个独居老人。大儿媳罗杏兰和四媳妇陈翠莲,在照顾公公曹茂阳之余,也不忘对老人伸出援手。陈太婆的衣服脏了,有些被褥洗不动,陈翠莲二话不说,主动帮着洗。
要是家里有了新鲜食物,大儿媳罗杏兰给喂给了公公之后,第一个又想到了独居老人陈太婆,就给老人送去了一碗。老人年纪大了,喜欢吃素食,罗杏兰早上给公公买馒头的时候,偷偷帮陈太婆带了一个花卷,在陈太婆还未醒的时候,悄悄地放在婆婆的床头上。
“如同自家的老人一样爱护.。”村里的老人都夸曹家的两位好儿媳孝顺老人,心地善良,但是她们却说,人人都要老,家家有老人,关爱老人是应该的。
陈太婆对曹家也是充满感激,陈太婆身体好的时候,也过来探望曹茂阳老人,拉拉家常,带点好吃的过来。
“他们一家人比较忠厚,为人正直和气。”泉塘村七组组长曹国胜如此评价曹家,他感叹,曹茂阳老人是个幸福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