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孝子携母上班五年不离不弃
        正文浏览次数:473
  2014/12/10 23:36:5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每到周末,从浙江磐安县城到当地冷水镇的30多公里道路上,都会看到一辆奇怪的电动车。驾车的是一名戴眼镜的青年,他身后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两人紧紧挨着,一根又粗又长的布带将他们拴在一起,还在青年腰间打了一个蝴蝶结。

    这是一对母子。儿子叫陈斌强,36岁,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他身后60岁的老母亲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为了照顾她,家住县城的陈斌强每周去上班时,都会将母亲带上,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到了周末,又带回县城。

    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度过了5年。

    携母上班五年整

    陈斌强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女儿改嫁东阳,算上继父的两个孩子,一家7口生活得很不容易,后来,母亲和继父也离婚了。

    2002年,师范毕业后回到磐安工作的陈斌强将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顾,希望能让她享享清福。

    但平静的日子实在太短暂。

    2007年9月,陈斌强突然接到派出所电话,说在路上看到他母亲。从那一天起,一向健朗的母亲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经诊断,她得了老年痴呆症。

    此时,摆在陈斌强面前的现实是:姐姐已经远嫁湖州,妹妹在东阳打拼,妻子是县城一个幼儿园的临时教师,一边要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年仅2岁的孩子和90岁的太婆。而他自己,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学校,在校时间远远多过在家时间。

    陈斌强想了又想,决定带着母亲去上班。

    难舍难离见真爱

    陈斌强母亲居住的房间,原来是学校堆放体育器械的。陈斌强在墙上贴了一张母亲的作息表,上面特别注明:要照顾好妈妈。

    上午11点,陈斌强上课很受学生欢迎,他最大的特点是从不拖堂。每当下课铃响起,他总是匆匆离开,连教科书都是学生帮忙放回办公室,他要赶回宿舍去看妈妈。

    三年前,母亲常常认不出儿子;两年前,吃饭不能自理;一年前,她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五年间,妻子曾经劝说陈斌强,将母亲送到养老院去,但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舍不得。”

    曾有人向他们表达捐助的意愿,但陈斌强的妻子说,不用,我们的情况还不算太糟。好在学校体谅他的难处,给老人安排一间单独的房间,里面除了一张床、一个马桶外,几乎别无他物。但陈斌强丝毫没有疏忽对母亲的照顾。

    悉心照顾显真情

    一日三餐,陈斌强都会喂到母亲嘴边。他的一天是从凌晨1点开始的叫醒母亲,上一次厕所;5点半,再次上厕所;6点,陪学生早读;7点左右,给妈妈喂早饭、梳头……由于母亲大小便失禁,洗裤子洗床单对陈斌强来说是常事。几乎每个课间,陈斌强都会赶回宿舍,看看老人。到了傍晚,他还要陪母亲散步,然后自己去晚自修,一直到晚上10点,服侍老人躺下睡觉。

    考虑到陈斌强的特殊情况,学校给他设立了特别考核,但他在教学上并没有懈怠,他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当地联考的第一名。

    因为要照顾妈妈,这么多年来,陈斌强一家三口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

    责任编辑:任曦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河北独腿小伙携母游中国
  • 2015/5/19 14:01:15
  • 六旬孝子针管流食喂母五年如一日
  • 2015/4/1 11:10:54
  • 安徽九旬母亲照顾脑瘫儿子50载 寸步不离
  • 2015/2/3 15:54:12
  • 嘉兴社区有个让人感动的“老”孝子
  • 2014/12/10 23:37:12
  • 侍奉父亲十九载 真爱无言 大孝无声
  • 2014/12/10 23:37:08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