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乔阿姨,今天社区有点事,来晚了一会儿,您饿了吧?”8月6日14时许,新疆乌鲁木齐市红桥社区工作人员吕瑞萍端着饭盒匆匆赶到乔秋兰老人家,将饭盒上的保鲜膜揭下来,再把筷子递给老人。
看到吕瑞萍脸上的汗,拄着拐杖的乔秋兰忙扯了卷筒纸让她擦汗,“你跑什么啊,这么热的天。”乔秋兰心疼地说,随后才开始动筷子,“哎哟,今天的菜是豇豆炒肉和葫芦瓜炒西红柿啊,闻起来就特别香。”
74岁的乔秋兰是红桥社区的居民,住在乌鲁木齐市兵团一建家属院1号楼。老人独身一人,右腿有残疾,由于下楼不便,吃饭都成了问题,有时随便凑合一下,有时只好叫外卖。
“每次出门,我都要坐轮椅。出一次门,我就会多买一点菜。”乔秋兰说,现在好了,每天都有人给她上门送免费午餐,“一个星期菜不重样,热菜凉菜搭配着来,特别对我的胃口”。
吕瑞萍说,今年5月23日社区食堂试营业后,书记张世霞就让每个楼栋长了解孤寡老人的情况,从中筛选出需要帮扶的老人,社区会每天中午送去爱心午餐。
乔秋兰老人就这样被列为了帮扶对象,现在,社区已经送饭两个多月了,也摸清了老人的喜好。
“有一次,我给老人送拌面,得知阿姨不太喜欢吃过水面,我们便通知食堂师傅做拌面时不要过水。而遇到是豇豆、花菜等蔬菜时,我们也会嘱咐师傅多煮一会儿,好让老人能咬得动。”吕瑞萍说。
乔秋兰说,社区工作人员还想办法逗自己开心。“有一天中午是阿迪力来给我送抓饭,饭很烫,他为了让我吃到热饭,就把饭盒包上毛巾一路小跑着拿过来,一见我,他就做了个店小二搭毛巾的姿势,逗得我哈哈大笑。”乔秋兰说,有时他们送饭送晚了还道歉,“虽然我自己没孩子,但我很有福气,能遇见这么好的孩子们,真是幸福极了。”
吕瑞萍的邻居张华莲说,社区这个做法真是用心了,“就算自己的孩子也未必能做到天天给老人送饭啊”。
据了解,该社区有2000多位老人,70岁以上的就占了60%。社区为了老人,开展了多项服务,如定期为老人理发、每年带老人义务体检等。
红桥社区书记张世霞说,乔秋兰老人的爱心午餐会一直送下去,并且还会发掘社区其他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纳入到爱心午餐的帮扶对象中。
责任编辑: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