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亚平正在给金老喂饭。 康国明 摄
本报记者 董新平 通讯员 李克 周厚杰
102岁的离休干部金鑫,思维清晰,面色红润,每天坚持看电视新闻,还能读报纸。说起自己的长寿之道,金老总说这多亏了石亚平全家人多年来的悉心照料。
金鑫是一位无线电专家。1983年,他离休后,被安置在国家电子系统石家庄干休所休养。离休后不久,妻子因病去世,在北京的两个儿女也相继去世。后来唯一的孙子因工作需要,和孙媳妇一起去了南非。
没有亲人在身边,金老情绪很低落,再加上不会做饭做家务,只好每天去外面的小饭店吃饭。金老孙媳妇的父母看老人很孤单,便经常过来帮他做饭、陪他聊天。1998年,金老孙媳妇的哥嫂石亚平、刘超英夫妇见父母年纪大了,照顾金老有些吃力,于是便将金老接到自己所住的石市炼油厂宿舍,并为其租了一套单元房,让老人安心住下。
1999年,金老患股骨头坏死,不久又得了轻度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从此每天的烦琐事务全落在石亚平两口子身上。即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两口子也会无微不至地照顾金老。金老的一日三餐要换着花样,既要可口又保证营养搭配,做好了还要一口一口喂;按时给金老烫脚、洗头、剪指甲;老人经常拉在裤子里,要及时更换、清洗衣物被褥……石亚平两口子的真情付出让金老对他们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性,有些事宁可等他们回来也不愿意让保姆做,金老总说:“小两口会照顾人,做的饭也好吃,衣服洗得净,做事我满意。”
2009年,刘超英退休了,却患了脑瘤,手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石亚平既要上班,还要照顾妻子,他感觉压力很大。即便这样,他仍然悉心照顾着金老,他总说:“既然接手了这事,就一定要把老人照顾好。”
石亚平的父亲前几年去世了,母亲吴本学今年也78岁了,她住在市里,离炼油厂30多公里。但只要一有时间,她就会去照看金老,给他做饭、整理家务,与金老谈古论今,聊天解闷儿。因为住在市里,吴本学还主动承担起帮金老报销医药费、领取工资、买药等工作。金老患视神经萎缩,去了多家大医院也没治好。吴本学便四处打听咨询,最后在一家小医院得到一秘方,给金老治眼病,效果还不错,现在金老还能用放大镜看书读报呢。去年,吴本学患甲状腺疾病需要手术,为了不耽误儿子照顾金老,她让涿州老家的弟弟来照顾自己,出院以后才告诉儿子。
前不久,医生给金老进行了体检,发现金老血压、心率都很正常。问起金老的长寿秘诀,石亚平总结了几条:寝食有规律,主食粗细搭配,每餐两菜一汤;早睡早起,看书动脑,不问闲事;心胸豁达,知足常乐。金老笑着说:“多亏小石一家人的悉心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