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耄耋老人赵文元的长寿经(组图)
        正文浏览次数:734
  2014/12/10 23:36:4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锣鼓阵阵,秧歌欢快。5月1日,是路南区女织寨乡女织寨村赵文元老人95岁生日,家人专门请来秧歌队、花会队祝寿,乡亲们也都赶来为老寿星送上祝福。唐山市养生协会现场特意为老人颁发荣誉证书。手捧“2012年度健康长寿之星”大红证书,老人脸上乐开了花。 

  赵文元1917年出生,育有二儿二女,老伴在1976年大地震时震亡。赵老生性乐观,为人友善,如今,近40人的四世同堂大家庭和和睦睦。他自己耳不聋,眼好使,说话利索,家中十几口人的手机号大多背得上来。近期体检,除了血压有点低,没别的毛病。 

  融融春光里,身着中式红缎上衣的赵文元笑意盈盈,精气神十足,在儿女子孙的簇拥下,面对众多来访者,老人现场表演坚持了60年的按摩操,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健康长寿秘诀。 

  有孝顺的儿媳。“我能活到今天都是儿媳妇的功劳”,吃着儿媳妇范素和送到嘴的生日蛋糕,老人笑着说。二儿媳范素和今年67岁,开朗爽快,善良贤惠,17岁嫁到赵家,50年来,像亲闺女一样对待公爹,没和老人红过一次脸,啥事都依着老人,好吃好喝的总是先给老人送去。在她的影响下,家里大人孩子都尊老爱老。二儿子赵泽云说:“我当儿子做不到的,她这个儿媳妇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更好。这两天老人感觉眼睛有点不得劲,她马上花700多块钱买来了保健品。”“老人健康快乐,心情好,多活几年,我高兴。”范素和说。 

  有积极的心态。“我认为他长寿的关键是不生气,脾气好,心敞亮。”赵老82岁的朋友佟冠勋说。赵老当年在村里当记工员,与在三队当队长的佟冠勋共事,“遇到事他总是从自身找原因,自我反思,从不怪罪对方,而是谅解对方,宽容豁达。” 

  有健康的习惯。赵老每天早晨5时起床,晚上8时睡下。起床和睡觉前要用半个小时从头到脚做一套按摩操。为省眼,基本不看电视,有时听听广播。三餐基本吃素,早晨空腹喝一口蜂蜜、一口自制药酒(由雪莲花、花旗参等配制),早餐一般是豆浆。中午爱吃白菜虾仁馅的蒸饺子,晚上豆角焖面或炒饼。不爱吃点心等甜食,爱吃炸萝卜丸子,喜喝茶,每天得喝两暖壶水。 

  有知心的好友。赵老写得一手漂亮的小楷,15岁时就在村里给人家写对联。70岁时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他还上前帮忙。跟赵老学书法的、学会计的有好几个,经常一起切磋,现在还有往来。老友佟冠勋每天上下午都要找赵老聊天,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新鲜事,村里发生的一些大事小情,他都要找赵老聊上一通。 

  记者晓健菲菲赞英  
  
  稿源: 唐山晚报  编辑: 黄志山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邻居老人生病,她和家人轮班侍候
  • 2016/8/1 16:12:08
  • 失智老人,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 2016/7/22 14:05:39
  •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20年
  • 2015/11/6 13:56:05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桥边的老人
  • 2015/10/20 15:58:2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