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养
孝子带母远游迎新春
        正文浏览次数:653
  2014/12/10 23:36:4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新春临近,山东曲阜孔府景区内迎来了一对母子,儿子今年56岁了,搀扶着他87高龄的老母亲,一路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场面十分温馨。儿子叫张建新,是大名县农民,他选择带着母亲出门旅游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可谓别具一格,而他带母远游已不是头一回了。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然而,张建新却说:父母在,可远游,游必带父母。这个憨厚朴实的农民从1985年开始,就带着自己的老母亲游北京、看黄河、登泰山……以别样的方式,诠释着当今社会的新式孝道。
 
  只有初中文化的张建新是家中的独子,父亲过世,和年迈的老母亲一起生活。谈起儿子,87岁的老母亲掩饰不住喜悦的表情:“这孩子照顾我心可细了,啥事儿都为我想周全了,我儿是个好儿啊!”几十年来,张建新和妻子精心伺候着母亲的饮食起居,上至住房出行,下至穿衣吃饭,他都做到尽善尽美。母亲爱吃西红柿炒鸡蛋,他就在家养了几只小笨鸡,吃着方便;母亲爱听戏,他专门买来VCD机和二十多盘戏曲影碟。 

  “我能活一天,就要让母亲快乐一天”,这是张建新常说的一句话。现在农村生活好了,张建新已不满足于只安顿好老人的传统饮食起居,此时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母亲操劳了一辈子,围着锅台转了大半生,从没走出过这个村子,何不带着母亲出去走走看看?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其实早在1985年,张建新就开始了带母远游。起初,他只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带着母亲到邯郸看灯展,1990年6月,他带着70多岁的老母亲去了北京,游历了故宫、颐和园、人民大会堂,乘坐了地铁,登上了长城;1995年3月又看了黄河,登上了泰山;2002年5月去青岛观海;2005年7月,又到峰峰元宝山和南响堂寺观历史古迹;2006年再次游青岛,观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十几年下来,他带着母亲走遍了周边的省市。
 
  出行需要花钱,张建新很有钱吗?不,他只是个普通的农民,所有经济收入只靠几亩地和打些散工。谈及带母出游,张建新说:“孝敬老人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前总觉得给老人吃好、穿好、住好就是孝顺了,其实老人也有精神需要,每年带着母亲出去走一走,看看历史古迹、祖国的新变化,母亲高兴了,比什么都强。”在张建新身上,折射出了另一种农村新风尚。如今,老太太虽然87高龄了,但由于经常外出散心,身体反而越来越结实,精神矍铄。明年,张建新已经计划好了,攒些钱全家带着母亲去趟海南,让母亲也坐一回飞机。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