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教
新余退休教师蒋国珍痴心助学三十载
        正文浏览次数:780
  2014/12/10 23:34: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人的快乐和幸福,不是在个人方面的享受。只有一心为国家的人,为人民的人,他的生命才会快乐,生活才会幸福。”说这句话的人,是获得过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江西新余退休教师蒋国珍。他对自己极其抠门,一条毛巾剪成两块用,一个咸蛋分三餐下饭,平均一天只用一元钱;他对贫困学生却十分慷慨,30多年里捐赠20余万元。

 

  节俭退休老师痴心助学三十载

 

  在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有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他叫蒋国珍,住在一间简陋的土房里,里面有一张破旧不堪的老床,两床旧棉被,一张旧书桌,几条旧板凳。日常生活中,他烧火用的木柴,是买的锯木厂最便宜的柴,一年大概需要十几块钱,穿的是自己缝制或是别人不穿的衣服,点的是煤油灯,从来不用电。他家里的墙角一字排开几个坛子,一个装满了晒干的生红薯干,一个装满了萝卜干,一个装米,加上自己种的蔬菜。这样一来,蒋国珍老人平均一天只用一元钱。

 

  与蒋国珍勤俭的生活形成对比的是,多年来,他将自己的退休金和种菜收入累计20余万元捐献给了贫困学子。蒋国珍的老乡胡细莲说:“我女儿廖思思从新余一中考到了江西农大金融系,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孩子既高兴又难过,因为要面临昂贵的学费。蒋老师听说后来到我家,他说‘你拿录取通知书给我看一下’,他看后说‘好,考取大学是非常好的事情,你是不是有困难?你有困难我可以帮助你。’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可后来他真的把钱送到我家来。”翻开蒋国珍那本发黄的笔记本,可以看到一连串的学生名字和金额:敖辛伦,1350元;皮秋根,3350元;廖小杰,4800元……

 

  蒋国珍说,他没有儿女,所以把天下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儿女。通过孩子,延续了他的希望和梦想。

 

  甘心做“傻子”的最美乡村教师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到目前为止,蒋国珍已无私捐助了2000多名孩子读书、生活。

 

  《人民日报》以《蒋国珍:资助学生两万人》为题,图文并茂,强势报道了蒋国珍的先进事迹。中央电视台10套讲述栏目以中国最美的乡村教师为题,报道了甘心做“傻子”的蒋国珍。《光明日报》以《大爱无疆——记江西省新余市离休教师蒋国珍》为题报道了蒋国珍的感人事迹。

 

   一位网友在“新浪博客”中写道:“站在蒋国珍老师面前,对照这把尺子,能量出自身的渺小;比照这根标杆,能比出自身的不足;参照着杆秤,能衡出滋生的底气;照着这面镜子,能淘出心灵的污点。”

 

  新华网在报道他的事迹时表示,他的慷慨让人震撼:32年前,他把补发的9600元工资一次性捐献给希望工程;28年来,他资助、奖励学生2000多人,累计金额20余万元。捐资助学不图回报,他的精神感动万千心灵。一生无儿无女,但亲似儿女的学生遍及九州。2000多名学子得到过他的帮助,周围群众传颂着他传奇的故事。

 

  网友“心平”特意从南昌赶到新余罗坊,要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善良老人,颇有感触地说:“蒋国珍的境界,不是人人可达,也无需众人皆达。但老人是一盏明灯,当我们迷失方向时,抬头看看蒋国珍,与我们的人生和心灵都大有裨益。”

 

  今年,蒋国珍被推选为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的“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在活动组委会举行的捐赠仪式上,蒋国珍老师将获得的5万元捐款转捐给了曾任教的学校。

 

  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蒋国珍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后,党和政府对他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曾于2011年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他的事迹被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批示,要求中央主要媒体对蒋国珍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蒋国珍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牢记宗旨、无私奉献的崭新形象,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陕西西安退休老人10年间义务为社区办黑板报 累超300期
  • 2015/11/5 15:15:11
  •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叹为观止
  • 2015/11/5 13:57:59
  • 九旬夫妇相拥去世 演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
  • 2015/8/3 14:54:15
  • 一对耄耋老人的幸福生活
  • 2015/6/24 14:56:09
  • 一篇真实的外公育儿日记,让年轻父母看到老人的不易|面对“带娃老人”,挑剔不如感恩
  • 2015/6/23 15:19:22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