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名叫浦如杰,今年76岁。从2002年起开始收洋弟子教授武术,至今共收了6000余名洋弟子,年龄从7岁到60岁不等,遍及全球十多个国家。
2002年有了第一批洋弟子
记者见到浦如杰时,他正在教一群金发碧眼白皮肤的法国小朋友练习武术。红色T恤衫、运动裤搭配运动鞋,花白的短发梳得整整齐齐,浦如杰看上去不过五六十岁。
2002年,浦如杰在古北给一群小朋友上课时,被几名日本人看到。日本人觉得他教得不错,便向他要了联系方式。不久之后,几名日本人主动上门拜师。因为这次偶遇,浦如杰有了第一批外国弟子,之后弟子数量迅速扩大。浦如杰说,外国人对中华武术的热爱超乎想象,随着上海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弟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此外,外国人之间也有圈子,他教过一批人后,口碑便在外籍人士中流传,口口相传之下,找上门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是三五成群前来,也有单独前来,还有一些是学校组织外国小朋友来集体学习,把学武术当做一门必修课程。
中国徒弟一将难求
目前,浦如杰教一所小学两个班级的外国孩子武术,这群孩子从7岁到10岁不等。浦如杰说,自己不是刻意收外国弟子,而是现在国人不太愿意练习武术。“中年人压力太大,忙事业;年轻人喜欢上网、泡酒吧,尝试新鲜刺激事物,学武需要吃苦,他们受不了;小孩子我也带过一些,可是最终都是半途而废。因为在中国的家长看来,学习成绩肯定比武术重要,练过就算了,没有家长支持孩子坚持学习。”
“武术可以强健身体、历练个性、锻炼品格,是中华文化的宝库。如今外国弟子络绎不绝,中国徒弟倒是一将难求,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浦如杰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国人来学习传统武术,发展壮大习武队伍。
说缘起:
不到20岁拜名家为师
浦如杰从小就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1954年,还不到20岁的他师从上海群英武术社社长、山东派查拳名家马金镖为师。
浦如杰像说:“师傅马金镖少时爱武,曾拜于济南洪拳名家白子敬和赛和洪门下。1936年,先生任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教授时,体育系主任美国人麦克鲁轻视中国武术,要与先生较量剑术。先生从容应战,最后以传统中华剑术攻败了麦可鲁的西洋剑术。”
从群英武术社学成之后,浦如杰作为长宁区武术运动员。1961年起,他在长宁区担任武术业余教练,同时在中山公园担任辅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