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生活 >> 老有所教
七旬退休教师宋迪泉办“家庭辅导站”
        正文浏览次数:808
  2014/12/10 23:34: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打印 | 复制 | 保存本页信息
    在邛崃市高何镇沙坝社区宋迪泉老人家院子的屋檐下,十几张高低不同的桌椅摆成四排,对面墙壁上放着三面小黑板……他在这里为留守儿童办起了“家庭辅导站”。他今年75岁,是一名退休老教师,4年多来,他坚持免费为留守儿童补课。目前,有35名孩子在这里上课。

 

  老人口齿不太清但声音洪亮

 

  “上课了,大家都坐好,不要再说话了”,5月12日上午9时许,宋迪泉站在院子中央,嗓门洪亮。他今年75岁,头发掉光了,门牙也只剩上下两颗,说起话来有点口齿不清。

 

  屋檐下,22名孩子停止了嬉闹。宋迪泉在黑板上写下“争先恐后”“若无其事”“固执己见”三个成语。“这堂课我们补习成语,‘争先恐后’,是说大家抢着去做一件事,生怕落了后……”

 

  接下来,宋迪泉给每人发了一份自己设计的数学试卷。课堂结束后,宋迪泉喊前排的两个孩子把作业收齐,放在课桌上。

 

  “等我批改完了,再发给他们。”宋迪泉说,有时,他还会拿着作业本去做家访。宋迪泉的课堂,主要给孩子们补习一周里新学的课程,分为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午二年级上课,下午一年级上课。

 

  前来补习的大多是留守儿童

 

  这个“家庭辅导站”已经办了4年多,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社区的留守儿童。

 

  来接孙女的胡大爷告诉成都商报(微博)记者,自己文化不高,没法辅导孩子功课,听说宋迪泉办了个辅导站,就把孩子送过来,“宋老师做家访,说我们孩子语文可以,数学不好。”

 

  近些年,高何镇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据高何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顾顺良称,光沙坝社区的留守儿童就有270人。2008年,退休在家的宋迪泉把几张桌椅摆在屋檐下,挨个通知附近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周末去补习。一开始,只有四五个孩子,慢慢地,陆续有老人把孩子送来,桌椅也就不够用了。黄坝小学、高何中学的负责人听说后,送来20多套桌椅。现在,辅导站共有一年级孩子13人,二年级孩子22人。

 

  除了桌椅,所有的开销都由宋迪泉支付,给孩子们添置铅笔、作业本,印刷试卷,离家较远的孩子,他就喊他们在自己家里吃饭。为了激励孩子们上进,宋迪泉还制定了奖励措施,给在学校期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孩子颁发“现金奖”,第一名10元,第二名8元,三到五名5元,进步大的还有特别奖10元。

 

  老人说他离不开孩子们

 

  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儿子在医院工作,宋迪泉原本可以生活得很安逸。可他就是闲不住,说离不开孩子们。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他的住处非常简陋,三间砖房,“下雨时漏点雨,不碍事。”去年夏天,他坐骨神经痛,简单地治疗后又赶回来上辅导课。

 

  据悉,4年来共有近300名孩子在宋迪泉的“家庭辅导站”里学习过。目前,宋迪泉已入选中国文明网5月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并于5月25日之前接受投票。他的事迹在中国好人网上公布后,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            


  (责任编辑:xhcen)

相关信息
  • 社区这群“老兵帮大哥”够帅够暖
  • 2023/5/16 9:57:27
  • 老有所养幸福多 老有所为活力足
  • 2022/7/20 10:09:31
  • 陈秀英 甜蜜铺就幸福路
  • 2022/5/5 10:04:00
  • 护理达人分享老年照护经
  • 2021/12/28 10:21:00
  • 杨庆义 活到老 写到老
  • 2021/12/22 10:34:40
  •  热点文章导读 
    亲人临终前,我们该怎么办!
    倡导居家养老
    儿子欠下千万巨债远走他乡 七旬老母卖
    民 谣 四 首
    生活是一面镜子
    眼不花能穿针引线,爱动脑自制九连环
    “天坛大爷”名扬海外
    义务管护公共树木38年
    78岁上大学:我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奋斗
    河北农大退休教授妙手著神奇 变废为宝
    老年人应该向年轻人学习的9件事
    社论:公共自行车何必对老人设门槛
    七旬老人3年手绘百米长画 记录农村
    河北七旬老奶奶为村里孤寡老人缝制布鞋
     图库 
    版权所有:河北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文化促进会 河北省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6号 邮编:050000 电话:0311-83054758、87102610 邮箱: 846689042@qq.com
    冀ICP备10006655号-1